蛋卷基金:过去一年的时间里,基金受到人们的关注,多次登上热搜,全网激烈讨论,看看今日是否是“青青草原”。蛋卷基金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解决产品存在的问题,将产品首页进行改版。本篇文章跟随笔者的步伐,共同回顾首页改版升级的全过程。
在过去一年里,基金行情火热,全网讨论热度爆表,易方达蓝筹精选的iKun坤坤、诺安成长的蔡(cai)总(gou)等基金经理都爱豆化相继出圈,整个行业也迎来了一轮风起云涌的竞争和变化(激动的搓搓手)。
蛋卷基金虽然被越来越多的基友们认可,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了许多问题,从目前产品形态来看,无论深度还是广度,都无法满足日益丰富多元的用户需求,无法很好的传达「帮助用户发现好资产」的初心,因此我们做了一点点改变。
# 蛋卷基金新首页一睹为快
接下来请跟随我们的步伐,一起来回顾一下首页改版升级的全过程:D
一、关于蛋卷基金
首先跟还不是很了解的小伙伴们简单介绍一下我们萌萌哒蛋卷基金:蛋卷基金是雪球旗下的基金交易平台,包含了基金组合、单品基金、基金投顾、高端理财等产品,其中「基金组合」是蛋卷最有特色的产品,备受用户青睐。
二、为什么要进行首页升级?
上文提到,蛋卷首页目标是「帮助用户发现好资产」,但目前并未很好实现这一目标。分开来讲主要有四点:
从平台角度来讲:
三、探索发现
1.了解用户来源和使用行为数据
我们根据用户交易行为把用户分为两类:
2. 基于用研结论和相关数据发散思路
参考用研报告和旧版首页用户数据分析,设计、产品、业务团队进行了多次讨论,旨在启发各方发散思路,对新首页「做什么」及「怎么做」从各视角提出想法。
3. 信息收拢,各方达成共识,明确目标
通过分析首页产品问题、用户行为数据分析、销售数据分析等,将诸多零散的点聚集到一起,最终设计侧、产品侧、业务方达成切实可行的共识,确认改版目标:
四、来看看具体方案吧
1. 优化首页结构布局,强化核心功能
我们对首页结构框架进行梳理,重新定义模块优先级、强化对基金组合的感知、增加工具选基模块、对运营模块分类并模版化,加强首页灵活配置能力。
主结构逻辑清晰:「功能入口」「基金组合」「投顾」「基金单品」串联,辅以灵活配置的运营模块。
首页结构
另外根据蛋卷新用户特征:基金组合主理人从站外带来的粉丝用户,来蛋卷目标明确,且原首页搜索点击量较高,因此将搜索功能突出强化,并提升搜索工具体验。
首页突出搜索功能
2. 强化基金组合,放大平台优势
基金组合模块按风险等级分类,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风险偏好更好的做「匹配」。
组合模块增加分类
基金组合列表增加卖点,让用户快速了解组合特点,更好的帮助用户「选」产品。
基金组合列表增加卖点
3. 兼顾新、老用户,提供用户价值
针对新用户更主动的去做承接,在用户未购买组合前展示组合介绍模块,帮助新用户了解蛋卷核心产品基金组合;
针对老用户提供重要且具有时效性的消息提醒(例如组合发车提醒,组合投后服务等内容),提升用户在蛋卷的交易体验。
首页兼顾新、老用户
4. 辅助决策能力升级,丰富选基工具
辅助用户选基方面,蛋卷摒弃了以收益率排行的榜单,原因是通过观察和数据回测,持有当下收益率最高基金的用户,最终盈利的比例很低,蛋卷不希望以高收益率刺激产品销售而事实无法帮助用户盈利。
我们希望通过提供辅助决策工具,帮助用户挑选适合自己且能够长期持有的基金产品。一方面,将原有头部点击量高的工具外露;另一方面,试图能够挖掘一些新工具。
挖掘新工具:在蛋卷用户深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很大一部分蛋卷资深用户会以基金组合发车方案作为辅助决策。蛋卷业务销量数据也可从侧面佐证该结论。
基于此,我们希望为用户提供更具蛋卷特色的,能够结合组合的单品选基工具,例如:
本周有 23/100 个组合发车(发车组合数量多,代表市场机会出现);
本周 18/100 个组合买入 中欧医疗(通过组合共性行为辅助用户挑选单只基金)。
5. 整体视觉升级,更“活泼”
偶尔来点小惊喜,新首页头部增加了蛋卷动效+情感化文案的设计,传达品牌性的同时,也希望给用户带来惊喜与新鲜感;
此外我们对新首页整体的视觉进行升级,风格更偏向“年轻化”。
五、上线效果怎么样
从首页整体数据来看,重点的组合模块点击数据有比较明显的提升,将组合按风险等级拆分以及增加组合卖点信息的动作起到了一些效果,让用户和资产产生了更好的链接。
比较出乎意料的是,新增的通过组合共性行为推荐单品的模块,即便在整个页面处于比较靠下方的位置,点击pv/曝光pv依然到达了28%,一定程度上说明该模块击中了用户,在后续迭代中可考虑进一步优化和提权。
六、小小的经验总结
本次首页改版升级整个过程都比较顺利,也拿到一些结果,从中有2点感受和收获记录下来:
开始的业务目标常常是大而宽泛,设计师应尽量早的介入项目,通过用研结论、用户行为数据、产品销售数据等,充分地了产品设计的目标群体,获得充分的依据,做到有的放矢。
从项目角度看,参与其中的各个角色并非流水线作业,而应该群策群力,从各自视角产出方案,碰撞火花,最终能够得出达成一致、切实可行的产品设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