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严重致死、致残性神经肌肉遗传病,自从1995年科学家发现SMA的致病基因为SMN1基因起,SMA分子机制研究得到快速发展,对于SMA的诊断,也由最初参考临床相关指标检测,逐渐转向以基因检测为基础。在建立我国标准化SMA基因诊断流程前,我国专家对SMA基因检测方法和SMN1基因突变分析也进行了探索。
2015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及儿科转化医学研究所发表《脊髓性肌萎缩症的三种基因诊断方法比较》,评价PCR-RFLP、qPCR及MLPA在SMA诊断中的应用,对41例疑似SMA患者进行SMN1外显子7和外显子8分析,最后就qPCR方法在SMA诊断和携带者筛查方向的应用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此外,研究者发现,41例SMA疑似患者的SMN1基因检测结果中,多数为外显子7和8的纯合缺失,2例仅为外显子7纯合缺失(外显子8未缺失)。该结果提示SMN1第7号外显子可能与疾病的相关性更高。
2017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发表《78例脊肌萎缩症患者SMN1基因突变分析》结果显示:SMA患者中SMN1基因纯合缺失高达95%以上,使基因分析辅助临床诊断成为可能。在纯合缺失患者中,未见单独第8外显子纯合缺失的SMA患者,提示分析SMN1基因第7外显子的纯合缺失更具有诊断意义。
以上研究结论均提出SMN1外显子7在SMA的发生中更关键,更具有诊断意义。那么SMN1外显子8是否与SMA相关呢?
2011年《Large-scale population screening for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Clinical implications》一文,对6394名人群进行SMA检测,其中2名健康人检测为SMN1 外显子8纯合缺失。由此,进一步证明外显子8不能导致SMA。
以上文献我们发现,SMA临床数据及结果从正反两个方面证实了外显子8与SMA无关:
在SMA患者中,未发现外显子8纯合缺失的案例;
发生外显子8纯合缺失的人为正常健康人。
此前,有报道显示SMN1的基因结构:由于SMN1外显子7尾端存在一个终止密码子,因此外显子8位于SMN1基因非编码区,其在成熟的mRNA中就已经被剪切掉,最终翻译的SMN蛋白不包括外显子8序列。外显子8改变与否,均不会影响SMN蛋白。
因此,无论从外显子8在SMN1基因上的位置,还是外显子8对于临床SMA的影响,
均可见:外显子7是导致SMA发生的关键,外显子8与SMA的发生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