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区非遗项目传承人李大定 在基层创新中升华闪光

2022-02-21 14:12:33 来源:楚北网商业   |   浏览(96)

  黄精茯苓膏及道医天罡针灸术 获医学科研成果一等奖

  2021年12月,由陕西大慧定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李大定馆长传承的中华老字号、金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慧定黄精茯苓膏及道医天罡针灸术治疗中风病临床效验”,荣获得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基金管理办公室“一等奖”。李大定馆长担任课题组总负责人。

  李大定,汉族。出生于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周秦文化的发源地陕西省宝鸡市西府地,这里有佛教圣地法门寺,道教祖庭龙门洞,大美关山草原,中国的风水龙脉秦岭山,西府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古今能贤辈出,常言道:“秦地无闲草,西府多名医”更有宫廷秘方黄精茯苓膏及道医医术天罡针法传承人李大定,其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现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现任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针灸专业委员会针灸专家、陕西省针灸学会针药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西安市针灸学会研究员、中医高级资深讲师、中医全科副主任医师、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国家级名老中医仝俐功学术继承人,陕西大慧定健康管理公司总经理,西府国医馆馆长等职务。

  李馆长幼承祖业,以医济世,曾得到龙门派道医真传,于2010年经国家公证机关公证。先后创办“龙门正骨堂”,“西府国医馆”、“保健康复馆”等医疗保健机构。编著有《大定道医针灸术》《大慧定中医临证效验秘方》。于2011年陕西省第二届中医药研究会曾获得优秀先进奖,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2014年陕西省第三届中医药研究会针灸推拿技能大赛获得第一名。2015年至2017年先后多次被中医药研究会西府分会评为先进个人荣誉奖,2018年-2019年被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军地医学人才教育中心评为中医药人才突出奖,其中医药研究文稿被编入健康中国(第三卷)《岐黄大医师》典籍,同年11月,入驻中国影响力人物数据库,并获得荣誉证书,2019至2021年,自筹资金数万元购买扶贫义诊物资及药品,并组织国医馆及宝鸡市中医院专家在宝鸡市各县区义诊三十多次,自费为就诊患者发放价值上万元的药品。并在2020年至2021年期间,捐款支援抗击新冠疫情及振兴乡村助农义诊活动,受到宝鸡市委民进卫健支部的表彰及各县区党支部村委会的表彰。

  其事迹先后被华商报、三秦道教及陕西中医药界报导为陕西省新闻人物。被中医药管理局评为陕西省民间高人名草医等荣誉。被评为“当地最美扶贫医务专家”。

  一、大慧定黄精茯苓膏技术特点及病案简介:

  大慧定黄精茯苓膏源于清朝宫廷秘方所记载,于1927年由鼎恒升老药师庞锡纯传承于山西忻州五台山寺院内;1998年,陇县华严寺主持释本明在五台山居住,因生病缘由故得到了黄精茯苓膏秘方,后释本明回到陇县华严寺,运用黄精茯苓膏秘方加减给群众治病多有疗效;2000年3月,释本明将此方纸质手抄件在华严寺传授给本地草医李大定。在此后的十年间,李大定在原方的基础上加减应用,制成多种剂型用于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及慢性疾病颇有疗效。

  2020年大慧定黄精茯苓膏系列产品,经过国家药品食品监督总局批准备案并颁发药食同源批准字号(Q/61000-11824-2020),其黄精茯苓膏系列产品,经国家相关检测机构检测质量合格,并生产上市。

  2021年12月,黄精茯苓膏制作技艺,被金台区人民政府及区文化旅游局评审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并授牌。

  大慧定黄精茯苓膏形成与运用的理论根据依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黄精补诸虚,填精隨,平补气血而润”黄精养肾益五脏,益肾滋阴,效果堪比人参。另有诸多文献均记载着黄精,具有补气养阴,健牌,润肺补肾,延缓衰老的保养功效,也可作辟谷之用。茯苓宁心安神,败毒抗癌。药性平和,利湿而不伤正气。适量服用可作为四季调养佳品,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所含茯苓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以及镇静、降血糖等作用。可松弛消化道平滑肌,抑制胃酸分泌,防止肝细胞坏死,抗菌等功效。

  大慧定黄精茯苓膏的制作流程黄精茯苓膏是佛道两家修炼养生的秘方。黄精茯苓膏主要由黄精、茯苓等18种药材精炼熬制而成。通过,配料——浸泡——煎煮、压榨——沉降——浓缩——过滤——熬蜂蜜(土蜂蜜)——收膏、凉膏,八个步骤制作而成。

  适用于:脾胃虚弱之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等肺阴亏虚之咳嗽少痰、久咳不愈;精亏虚之腰酸软、头晕乏力、早衰等。

  黄精茯苓膏的性能功效:阳不化气,补气养阴、肺肾阴虚、湿阻中焦、调和五脏、便秘排毒、肾精亏虚,利湿行水。

  黄精茯苓膏特征:药食同源,饮用方便,整体观念,全面调理;辩证结合辨病,针对性强;道地药材加工,便于吸收;无需煎煮,易存易携;药补兼顾,口味怡人;药力缓和,稳定持久,男女老幼,四季皆宜。

病案:

  李某,女,52岁,退休,2019年2月1日初诊,患者近5年来水肿延久不退,时轻时重,全身浮肿,以下肢为甚,皮肤瘀斑,腰部刺痛,舌紫暗,苔白,脉沉细涩。

  中医诊断:水肿—阴水—瘀水互结证。

  中医治法:活血化瘀,化气行水。

  方剂:黄精茯苓膏方加桃红四物汤。

  处方:黄精,茯苓,当归,赤芍,川穹,丹参,益母草,路路通,桃仁,桂枝,附子,泽泻,车前子、生白术,牛膝,红花。

  患者服用上方一疗程(7天)后,全身浮肿消退,两疗程后,腰部刺痛消失,三疗程后,基本痊愈。

  道医天罡针法临床特点及病案简介:

  天罡神针法为道家医学龙门派秘传的绝技之一。在清乾嘉时期(1735年-1820年间),龙门派道医第十一代传人刘一明著有《道书十二种》详细论述,其文博大精深,针灸手法独特,更将针灸治病之术提升至炼丹修道、开发人体潜能的“精、气、神”之境界。该疗法可以调节脏腑功能、疏通经络、内外兼治,故有“天罡神针”之称。

  天罡神针法形成与运用的理论根据︰ 据有关资料考证,天罡针法出自明代杨继洲《针灸玄机秘要》和《天罡神应针》。在中医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又结合了道家医学的八节应变、及十二时辰里三十六天罡气应变法,融入道家的阴阳五行、乾坤宇宙观以及周易天体运动学说,与《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天地之道,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动静有节,意专思存,不得外缘,使元气达于气海,以三十六天罡之气和五行生克制化为基本要领,从而达到祛病强身之目的。

  天罡针法的主要特点:天罡针法注重于气的应用,春生夏长皆有所主病与所生病。以针灸治病,必须掌握正气、客气、邪运、邪气之所感,知正气之不足,邪气之偶感,主时经气、主经穴位相生相克之机理,或针、或晓、或按、或灸、或内服汤药,所取生病之相关经穴循法针之,可立决生死。如进针时先让病人安神定志,深呼吸3次以达到“意专思存”,医者将针用“天罡神咒”净洗7遍,达到气与神合,引神出穴,伸气即得(一呼一吸),动静有节,不得外缘,使周身元气达于气海,视金针如火龙,刺病邪如歼敌,知己知彼,游刃有余。病人吸气进针,呼气出针,是把心、神、气、针统合操作。其针感轻,气感强;不针刺,但觉气行;不求酸、麻、胀,只求真气盈。由于取穴少,针法独特,且疗效快,痛苦小,一般常见病针刺两三次即可痊愈。且简、便、验、廉、速效安全,做到了无创伤、无痛苦、无后遗症。主要针法特征体现在三十六天罡气透针法。

  《天罡针法》要义

  养气

  周身气液似长江,一处不到自有伤,气液内滞会成病,

  气液外滞必成疮,然而气是以精充,故以直养以涵蓄,

  阴阳二气静则合,阴阳二气动则分,阴阳二气以动炼,

  阴阳二气以静守。

  舒气

  阴阳出动,氤氲绵绵,似分未分,将展未展,其象如春,在体为发。

  伸气

  阴阳已判,达于四极,如频如渐,缓缓徐徐,其相如夏,在体为生。

  和气

  展在攘阳,敛再收阴,物极必反,和气因循。其象如秋,在体为长。

  回气

  左收右展,阴阳往返,一呼一吸,气液循环,其象如冬,在体为成。

  固精

  左手扶阳,右手扶阴,三十六转,柔韧骨筋,气沉丹田,固精养肾。

  炼神

  提手抵掌,呼吸升降,三十六运,气赢神畅,用之则张,舍之则藏。

  引神触穴

  气与神合,妙用舒多,引神触穴,伸手即得,不明全体,海里摸锅。

  注气捻针

  气与神俱,莫可抵挡,攻坚破固,柔中寓刚,四两千斤,压在指上。

  取穴刺针

  临病临敌,鉴察全体,取穴决策。刺针歼敌,知己知彼,游刃有余。

  洗针

  水不融油,油不融水,欲使针净,水土口液,生理物理,阴阳机会。

  三一守中

  固精炼气,固气炼神,三固相因,一息循环,蕴守五中,却病延年。

  天罡针法三十六对通透穴是

  (1)行间—透—涌泉 (2)悬钟—透—阳陵泉

  (3)足三里—透—血海 (4)中清—透—血海

  (5)阳陵泉—透—阴陵泉、承山 (6)合谷—透—后溪、劳宫

  (7)内关—透—外关 (8)曲池—透—少海、手三里

  (9)渊液—透—臑会 (10)内犊鼻—透—外犊鼻

  (11)风池—透—风池 (12)地仓—透—颊车

  (13)天突—透—玉堂 (14)委中—透—承山

  (15)梁丘—透—脾关 (16)绝谷—透—三阴交

  (17)大迎—透—大迎 (18)秩边—透—水道

  (19)支沟—透—间使 (20)太阳—透—率谷

  (21)环跳—透—风市 (22)昆仑—透—太溪、大钟

  (23)太冲—透—涌泉 (24)肩髃—透—极泉

  (25)腋缝—透—胛缝 (26)阳白—透—鱼腰

  (27)太阳—透—太阳 (28)百会—透—发音

  (29)发音—透—増强 (30)巨髎—透—巨髎

  (31)丰隆—透—飞扬 (32)阳谷—透—神间

  (33)肩髃—透—臂臑 (34)养老—透—间使

  (35)迎香—透—四白 (36)腰阳关—透—命门

  三十六通透穴的针法有透而见针和透而不见针两种,医者可根据病情灵活选用。操作时,取相应尺寸长短,或一尺或二尺长的芒针,施针部位消毒,医者宁心静气,口念天罡神咒,咒印相结。达到明心见性,进针得气不留针,开合补泻,上中下结合,通经接气意念至。标本兼治,相得益彰。是一套非常值得发掘,研究整理的针灸技术。

  病案:患者董某,男,54岁,2021年7月6日就诊。

  主诉与现病史:左侧肢体活动不灵,伴语塞两月,两月前因劳累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活动不灵,说话吐字不清,未摔倒,无头痛恶心及二便失禁等症,患者肢体麻木,纳差,大便干,口角歪斜。

  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血压160、100mmHg,口角向右歪斜,伸舌偏紫,心肺腹无异常。

  中医四诊:舌红,胎黄腻,舌下紫暗,脉玄滑,语气低沉。

  中医辨病(辩证):中风(脑梗塞),肝阳上亢,痰热阻滞。

  治法:滋阴潜阳,化痰通络。

  处方:头针运动区,足运感区均取左侧。

  体针:廉泉,肩髃,天罡治瘫面透穴(地仓透颊车)。曲池、合谷,足三里,丰隆,太冲,太溪。(每日一次,十次一疗程)

  针刺操作:1、地仓透颊车,得气不留针;2、头针配合体针,留针候气法(平补平泻)。

  效果:治疗一疗程后,患者肢体活动较之前明显好转,语言较清晰,连续两疗程,巩固治疗一疗程后,患者肢体活动较前明显好转,语言流畅,四肢活动较自如,临床痊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此次“大慧定黄精茯苓膏及道医天罡针灸术“荣获国家医学科研成果一等奖,对“强化非遗保护 成果普惠共享”有着非常重要意义。

  中华老字号“大慧定黄精茯苓膏及道医天罡针灸术“在传承过程中,融合了历代医家的智慧与治疗经验,积淀了丰厚的传统医学文化,蕴藏着民间医学的哲理,实为传统医学之瑰宝。李馆长作为非遗项目的传承人,专注于传承和创新,在他的努力钻研下,将传统技艺与现代高新科技有机融合,凝聚了中医简便验廉的优势,为弘扬中医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当代,造福人民发挥了积极作用。对传承创新传统技艺、弘扬老字号工匠精神做出的贡献令人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