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反诈宣传的不断深入,人们的反诈意识已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但诈骗分子的诈骗手段过于多样化,还会假借时事热点、最新政策对受害人进行诈骗,让大众很难分辨。为切实提高人民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助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本期,快捷通支付小编就以几个真实案例告诉大家一些常见的新型诈骗应当如何破解。
图源网络 侵删
案例一:冒充流调工作人员诈骗
李女士接到了自称是疫情防控中心工作人员的电话,询问她是否入住过某酒店,并告知该酒店不久前有核酸检测为阳性人员入住过,如李女士入住过则需进行隔离。李女士表示没有入住该酒店,于是对方称李女士的身份证可能被盗用了,并为她转接“公安局”的电话。
“民警”声称根据调查,李女士的身份证不仅入住过该酒店,还在某银行办了一张银行卡,该银行卡涉及一起诈骗案,检察院已介入调查。随后,“民警”给李女士发来了一张所谓的“冻结管收执行命令”,还发来了一张负责案件的检察官证件。李女士一看到“冻结文书”,回想起以前确实丢失过身份证,顿时慌了神。
对方表示,李女士如想“自证清白”,需要缴纳保证金到公安局指定的“安全账户”中,待警方调查完李女士的资金流水,如果没有问题再将钱还给她。李女士按对方要求转账了10万元,但再次联系这位“民警”时却发现已经被对方拉黑了,这才察觉被骗。
快捷通支付提醒:流调工作人员和公安机关不会以任何理由让流调对象转账和进行所谓的 “资金核查”,更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
案例二:快递理赔诈骗
一日,经常网购的王女士接到自称是快递公司工作人员的电话,被告知自己的快递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需进行销毁,公司将对王女士进行赔偿。王女士按照指引扫描了对方提供的二维码,将自己的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短信验证码等一系列信息提供给了对方。随后王女士发现自己账户内的4万多元被转走了,这时候才意识到被骗了。
快捷通支付提醒:网购商品有任何问题,要通过官方App、网站、客服电话进行联系,切勿扫描未知二维码或下载来源不明的软件、App等,切勿随意透露个人隐私信息。
图源网络 侵删
案例三:领取“防疫补贴”诈骗
王先生在家隔离期间收到一封自称是社区防疫工作人员发来的邮件,内容称“接社保部门通知,国家将发放补贴,请收到邮件的居民自助办理,认真填写以免补贴不能准时入账。”。邮件里附有一个二维码,提示扫码自助办理。王先生扫码进入一个网页,在该网页上输入银行卡号、姓名以及手机短信收到的银行验证码。随后王先生收到一条来自银行的扣款短信,提示账户支出1.3万元。王先生连忙打电话给社区进行核实,被告知不存在这种补贴,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快捷通支付提醒:收到类似“疫情补贴领取、办理”等消息时,请擦亮眼睛,应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核实确认。
案例四:新冠特效药诈骗
回家过年的刘先生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当地防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声称刘先生的健康码和检测报告有异常,可能感染了新冠肺炎,不过还在潜伏期,情况不算太严重。对方接着说现在有一款特效药,500元三个疗程,每天坚持服用就会恢复健康。由于回家路上途经风险地区,刘先生非常害怕,立马向对方提供的账号转账,然而迟迟没有收到接受治疗的通知,这时刘先生才反应过来自己被骗了。
快捷通支付提醒:防疫工作人员不会直接推销产品、擅自收取费用,不要轻信陌生电话!
案例五:投资“新冠特效药”诈骗
陶先生前段时间在一个短视频平台上认识了一位网友,自称姓陈,陶先生和陈某很是聊得来。谈到当前疫情防控时,陈某表示,知道一个投资“新冠特效药”赚钱的门路,“收益十分可观”,自己有“内部渠道”,问陶先生感不感兴趣。于是陶先生点开了陈某发来的神秘链接,按照对方的提示一步步进行操作,连续5次向对方提供的户名不同的账号转了3万余元。就在陶先生想向陈某多“请教”投资方法时,他赫然发现自己被对方拉黑了。
快捷通支付提醒:一定要通过正规、合法途径投资理财,对“内部渠道”保持戒心,避免落入网络投资诈骗陷阱。
案例六:假冒“防疫服务”的刷单诈骗
全女士收到一条请求添加好友的消息,对方自称自己是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工作人员,且“她”的相册里还有许多防疫服务的照片,全女士便通过了好友请求。全女士在回答几个关于疫苗接种跟踪调查的问题后被拉进一个“防疫”群聊,对方声称这是便于以后提供更好的防疫服务。
过了几天,全女士在群中看到“温馨提示”:下载指定App,即可获得3-20元的报酬。全女士尝试下载后立即收到了返利8.8元。随后,全女士在App陆续完成好几单刷单返现任务,突然发现无法提现,询问群主得知自己操作错误,需要继续垫付资金,直至投入3万余元后,仍无法提现,再次询问也没有了回应。
快捷通支付提醒:这是假冒提供“防疫服务”,实则构建刷单骗局。疫苗接种不会涉及到网络刷单做任务,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