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0日,池州学院艺术与教育学院“傩文化传承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来到了池州市刘街镇梅街傩文化展示馆展开一系列非遗调研活动,探寻当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池州傩戏的前世今生。
乘着微醺的暖风,伴着清新的稻荷香,实践团早早就来到了梅街傩文化展示馆。在那里我们见到了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员、梅街镇刘街社区党委副书记许鑫磊和德高望重的省级非遗传承人刘当明老师。在展示馆,许书记带领实践团前往展示馆,一踏入展示馆,我们就被馆内浓厚的文化氛围所吸引,通过许书记对展示厅、陈列厅和传习所三个部分介绍,我们深入了解了傩戏的历史渊源、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现在回想起当时许书记谈起池州傩戏时,他的举手投足间都展现着非遗传的热爱与骄傲。随后我们又一起步行至省级传承人刘当明老师的家中,他十分激动的向我们展示各类有关傩文化的书籍、道具、证书等等,还现场表演了一代舞伞片段,尽管烈日当头,他们仍不辞辛苦,挥汗淋漓,精神抖擞,身形板正,低眉垂目间流露着老一辈艺术家的专注。
(图为许书记向实践团介绍池州傩戏 朱文瑞 供图)
从许书记和省级传承人刘当明老师的话语中我们了解到,池州傩戏的发展可以说是历经艰险,一波三折。首先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傩戏遭遇了打击性的烧毁——因为傩戏是酬神还愿的艺术形式,被误认为是封建迷信。幸运的是老一辈的艺术家们不愿让从老祖宗那传承下来的文化就这样被腰斩,于是他们多方打听,收集资料,恢复了饱受摧残的池州傩戏。从此,池州傩戏又如花火般璀璨,丰富着村人的匮乏的精神文化生活,拉近了村人间的距离。人们对生活又有了盼头。
然而世事不尽人意,这些年来,村里的人越来越少,愿意学习傩戏的年轻人更是少之又少,只剩老前辈们还在坚守,可谓青黄不接。然而年近耄耋的师公们,家族传承制度早已融入了他们的骨血中,严重排外:不愿意吸收外姓人,只传男不传女,不愿对外宣传,害怕
亵渎神灵……文化像是一座宝库,但老一辈的人想把它锁在箱子里保护起来。后继无人的窘迫,无疑是傩戏发展的巨大阻力。
池州傩戏拥有历史悠久的文化,却无法满足现代人对精神文明的需求。“以前那个年代,没有娱乐途径,大家愿意花5、6个小时看;现在的表演还没结束,人就走了。”老一辈保守陈旧的观点,遇上新一辈年轻人大胆的构思,碰撞出了激烈的火花,谁也说服不了谁。
(图为实践团成员学习傩戏舞伞片段 朱文瑞 供图)
事实上,文化是“活”的,动态的,跟随人类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傩戏就从最初庄严的祭祀,逐渐发展到了民间,经历了逐疫,酬神,世俗化三个阶段。如今傩戏的宗教色彩早已淡化,是一种供人消遣的娱乐活动。可见,与时俱进,赋予时代内涵是傩戏存活,并且焕发精神活力的关键。不仅仅是傩戏,这对任何文化都适用。
那么具体来说,变的可以是傩戏中的动作、服饰等外在表现形式,内容方面需要与时代内涵相挂钩。傩戏中晦涩难懂的戏文也需要专业人员来解说。手握非遗这把好牌,通过普适、易懂、富有趣味的方式打出去,大家愿意看,传播就成功了一半。不能变的应该是傩戏的精神内核:是对古老的中华文化图腾的崇拜,是民众渴望驱逐苦难,追求幸福生活的朴素愿景……
图为刘当明老师向实践团介绍傩戏展演活动 陆隽鑫 供图)
傩戏作为一种民间艺术,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基因,是中华民族对自身特性和自豪感的认同,是中华儿女挥不去的“乡愁”。
池州傩戏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振兴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面对当前的挑战,我们应积极采取有效的策略,加强保护和传承,让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通过政府、社会各界和当地居民的共同努力,使傩音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持续奏响,为乡村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做出更大的贡献。让我们共同精心呵护池州傩戏,让这远古的声音世代相传,永不消失,成为乡村振兴中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同时,也为其他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让我们一起聆听藏在大山深处的远古回音,享受丰盛的文化大宴,携手努力让池州傩文化走出大山、走近国人、走向世界!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省级传承人刘当明老师合影 程学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