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诗学大事记(2009年-2022年3月)

2022-03-08 14:17:07 来源:楚北网商业   |   浏览(160)

整理:茧衣、马映、白鸦

  ▋过程诗学(Process Poetry)缘起——从2005年10月恢复写诗,至2009年之前,白鸦在各种随笔和论坛发言中论及以下诗歌话题:伪解构与惯性写作,直接抒写与可能性叙述,打通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气场,公民立场,过程主义写作,诗歌中的对话关系,反思新诗就是反思中国的现代性,收拾大众心灵残局,诗与歌的分离,等等。这些话题是过程诗学理念最早的来源。在此期间或更早些时候,已有一些诗人的作品不自觉地具有过程诗学理念。

  【第一波,不自觉地具有过程诗学理念的代表作品(2009年之前)——白鸦《隔壁的生活》(2005),《水沟》《刺猬》《9.11》(2006),组诗《岔路》(2008)。张军《取水》(1991)。巫小茶《马路上扑塑料袋的男人》(2003),《融化》(2008)。如是《幻觉》(2006)。茧衣《拈花者》《观张旭<肚痛贴>》(2006)。等等。】

  基于上述理论思考与创作实践,2008年初,白鸦诗论形成了包括“过程,process”在内的五个关键词——叙述(narration)、公民(citizenship)、过程(process)、直接(directness)、可能(possibility)。从2008年开始,这五个关键词一直固定出现在白鸦简介中,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公民与过程”的写作立场,“直接与可能”的美学原则,建构现代汉语生态的“叙述”策略。2008年,白鸦曾在中产阶级立场写作(the writing of the middle class position)相关文章中阐述公民立场,但没有阐述过程立场。

  ▋2009年,白鸦之前关于“直接抒写与可能性叙述”的零星论述,形成两组完整的随笔。这是过程诗学建构现代汉语生态的理念先声——

  其一,是2009年4月的《诗的可能性》。这组随笔明确引用了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过程哲学思想,并与中国释道儒观念融合,其中论及——“一首好诗能让读者猛然想起他自己的遮蔽之物。一首好诗是诗人与读者下出的共活的棋”。“诗人与物的对话意味着生态观念入诗,但非环保意识那么简单,而是旨向平等精神与和谐理想的深度生态观,是诗歌中平等精神的来源之一”。“诗人与物的对话关系是诗歌中的……过程主义的人道观,是与万物同心”。“诗歌中的历史敢于告诉其它任何类型的历史:你们都是简化史!……在互相回忆中,诗提供了各取所需的历史”。

  其二,是2009年10月至12月的《汉诗传统与直接抒写》。这组随笔论及——“直接,是诗的艺术内核,是打破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气场的关键”。“诗意本来有,日常即陌生,叙述成结构,结构出诗意”。“直接抒写,是叙述策略的核心……直接抒写,从语言艺术形式上理解就是一切词语皆可入诗,一切词语诗意本具。从意识形态或文学功能上理解,就是生活在没有受到事件化、观念化、史话干扰的状态下直接进入诗歌并产生诗意”。

  ▋2009年6月1日下午,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白鸦与杨四平教授共同主持“中产阶级立场写作与当代女性诗歌转型”海峡两岸诗歌研讨会。台湾诗人白灵、罗任玲、颜艾琳,台湾小说家许荣哲,代表台湾叶红女性诗歌奖访问团参会。芜湖诗人北魏、如是、张军等参加研讨。白鸦在主旨发言中论及中国女性诗歌写作的自我缺失、自我发现、自我塑造三阶段,并指出“自我塑造阶段即是向过程主义写作转型阶段,过程主义写作理念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与怀特海过程哲学的融合”。随后,台湾诗人罗任玲畅谈女性诗歌,并用“让生活慢下来”形容自己的创作感受。这是白鸦首次在大型诗歌活动中阐述过程诗学理念,但没有展开。

  ▋2009年7月,重庆诗人沈利出版诗集《一个人的地铁》,征询白鸦对这部诗集的印象。白鸦回复说“这是一位过程主义者的诗”。沈利对此评价高度认同,并表示自己所理解的“过程”大概就是“让生活慢下来”。这与台湾诗人罗任玲的感受几乎一样。

  ▋2010年上半年,白鸦在新浪博客陆续发表一组随笔《自我塑造阶段的过程主义写作——当代中国女性诗歌转型的真相》。这组随笔与白鸦2009年6月1日在海峡两岸诗歌研讨会上的发言主题相同,但加入了多位女诗人的文本分析,展开论述了自我塑造阶段的过程主义写作,篇幅较长,内容松散。这是首次对过程诗学理念进行展开阐述,但局限于女性诗歌现象。

  ▋2010年下半年,白鸦进一步拓展“过程主义写作”内涵,不再局限于女性诗歌现象,而是用它描述整个现代汉语诗歌发展趋势,并在随笔中明确指出“历经了意识形态变革与语言形式变革的汉语诗歌,正在向过程主义写作转型”。

  ▋2010年9月,白鸦在北京期间发表《过程诗学提纲》(The Outline of Process Poetry)草稿,深度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与怀特海过程哲学,全面阐述过程诗学理念,将之归纳为15个关键词——过程诗学认识论(缘起、关联、价值、历险、享受)。过程诗学立场论(平等、生态、互动、同心、真诚)。过程诗学形式论(感受、新颖、直接、可能、自由)。草稿把中西合璧视为引领世界后现代诗歌走出困境的核心力量,“生态”作为15个关键词之一,尚未明确地超越生态诗歌和自然文学理念。至此,过程诗学理念完整地、有系统地呈现出来。

  【中产阶级立场写作——2008年4月30日,杨四平教授在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主持“白鸦诗歌研讨会”。会上,清华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蓝棣之教授把白鸦现象总结为“中产阶级的诗歌再加上自由主义的身份”。会后,白鸦、北魏、杨四平共同发起中产阶级立场写作。从2009年3月《中产阶级诗选》(Selected Poems of the Middle Class)问世至2010年12月底,相关争议不断。其中,白鸦、杨四平、张军、周瑟瑟等人撰文批驳《文学自由谈》杂志副主编黄桂元(元毅)、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清华的观点,影响最大,留下丰富的论战资料。其中,白鸦论及——新诗的两个独一无二,新诗的三个新经验,诗歌趣味与诗歌伦理、中产阶级性与公民意识,激活现代汉语,等等。这些观点,影响了后来的过程诗学对话录《地球公民》,白鸦最终将公民立场与过程立场融为一体。】

  ▋2011年8月,行动亚洲(ACTAsia)中国联合创办人、同理心发展与生命关怀教育专家张媛媛女士,邀请白鸦参与反对牛仔竞技进入中国的联署。2012年1月15日,在北京搜狐大厦举办的“让生命从皮草消费中突围”活动中,白鸦与张媛媛谈及深度生态心、现代文明的荒诞、万物同心等话题,并开启了支持零皮草的公益合作。2014年1月,行动亚洲在北京主办首届国际零皮草无伤害时尚盛典,白鸦获得“零皮草风尚影响力”特别贡献奖。以上与行动亚洲结下的善缘,对过程诗学后来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行动亚洲的生命关怀教育项目,成为后来过程诗学倡导“过程诗教”的理念来源之一。

  ▋如前所述,白鸦2009年的两组随笔《诗的可能性》和《汉诗传统与直接抒写》,是过程诗学建构现代汉语生态的理念先声。之后——

  2011年9月10日,北京第三届中华世纪坛国际诗歌节,诗人舒婷、白鸦、杨克,美国诗人梅丹理(Denis Mair),台湾诗人陈克华,诗歌翻译家汪剑钊等40多人应邀出席中国网络诗歌发展研讨会。白鸦在发言中论及——“用现代汉语写作是中国诗人独一无二的新经验”。“新诗百年真正推动现代汉语成熟的,一是文革语言,二是网络语言”。“网络诗歌正在激活现代汉语”。“诗人应把一切网络新语素直接写入诗歌并让它们产生诗意”。这次发言后来整理为《白鸦谈网络诗歌一》

  2011年10月28日至30日,河北诗人赵奇伟邀请白鸦赴浙江金华,参加民间诗歌组织中国网络诗歌学会2011年年会,并和浙江师范大学王尚文教授分别主持现代诗与古体诗学术讲座。白鸦在讲座中论及——“从美学原则上看网络诗歌正在激活现代汉语,从写作立场上看网络诗歌正在激活公民意识”,“网络诗歌文本的狂欢性、跨界性、游戏性、可能性,正在消除传统诗歌写作中的各种壁垒,在诗歌中建立创造性的平等对话,从而逐步形成公民意识的写作立场”。这次讲座后来整理为《白鸦谈网络诗歌二》。

  2012年3月10日,宁波的一次诗人小型聚会,白鸦与诗人雷喑、杨雄等讨论湖南诗人刀歹的长诗《广州故事》时,论及以下观点——“1919年1月周作人发表《小河》,1920年1月郭沫若发表《凤凰涅槃》初稿,开出新诗两条大脉。郭沫若一脉侧重精神史,影响了后来的寻根写作、神性写作、知识分子写作。1983年杨炼发表《诺日朗》、欧阳江河发表《悬棺》,续上了《凤凰涅槃》的诗脉。周作人一脉侧重激活现代汉语,影响了后来的口语写作、莽汉、他们、过程诗学现代汉语生态建构。1983年李亚伟发表《中文系》、1993年于坚发表《零档案》,续上了《小河》的诗脉。此脉实验者多,成就者少,但此脉才是现代汉语诗歌正脉”。

  以上观点,都是过程诗学建构现代汉语生态的理念来源。

  ▋2013年9月21日,四川诗人李侃邀请白鸦赴成都,担任第二届芳邻旧事诗歌节评委,并在题为《从现场到过程,从口语到叙述》的发言中论及——“把过程思维与现代汉语诗歌联系起来,是受怀特海过程思想启发,也是现代汉语诗歌发展的需要”。“过程写作简言之,是从抽象本质回到具体现实,从绝对回到相对,从永恒回到暂时,从不变回到变化,把目光投向具体现实、具体生活,以直接的经验反映一个创造性的、互相依存互相理解的世界”。“过程的诗歌理念比现场的诗歌理念更自由”。这是2010年9月《过程诗学提纲》草稿发表之后,白鸦首次在大型诗歌活动中阐述过程诗学,并与中国诗坛流行的“现场论”做比较。

  白鸦发言还论及——“口语写作是新的汉语系统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当前口语写作水平很低是因为缺少叙述策略”。“诗与歌的分离问题”。“自古以来,中国诗歌美学体系就是七个字:志、情、境、象、神、气、机。少了一个叙字,叙述的叙”。“新诗叙述正脉第一人是周作人,此后的莽汉、他们续上这一脉。再往后,第三代诗人围绕现场二字口语口水泥沙俱下,汇流成伪解构与惯性写作。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必须从现场到过程,从口语到叙述”。这些观点,也是过程诗学建构现代汉语生态的理念来源。

  ▋2013年11月16日上午,白鸦应河北诗人赵奇伟之邀,赴山东高密参加中国网络诗歌学会2013年年会,并在讲座《如何理解诗的陌生化》中论及——“词语陌生化、结构陌生化、心气陌生化”。

  2017年9月19日晚,白鸦应四川诗人阿固之邀,在诗人微信群举办讲座《照诗镜》,再次论及诗歌的“词语推动、结构推动、心气推动”三个层次。

  以上观点,也是过程诗学建构现代汉语生态的理念来源。其中的“心气陌生化”在过程诗学理论中也叫“心气历险”,是过程诗学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对诗歌陌生化理论的创新,后来,“心气历险”成为过程诗歌文本实现中西合璧的关键。

  【第二波,自觉地具有过程诗学理念的代表作品(2009年-2013年)——白鸦《王雀轩》《步行街》(2009),《素食》《木偶》《机械手》(2010),《霍家庵》《鸭子河之二》《花椒》(2011),组诗《未来简史》(A Brief History of the Future ,2011),组诗《叙事诗十三首》(2012),《吃河蚌》《配角》(2013),组诗《乱世书简》(Letters of the Turbid World ,2013年1月-2015年1月)。张军组诗《八十年代》(2009)。余子昧《没人写信的年代》(2010)。如是《1月5日,我看不见的部分》(2011)。沈利组诗《给一个抑郁者的长信》(2011)。榛莽组诗《晚安,四壁》(2012)。田晓隐《少年游》《三片落叶》(2013)。田文凤组诗《与王书》(2013-2014)中的部分作品。等等。】

  ▋2014年3月,芜湖摄影艺术家、文学网站“淬剑池”的运营者庄曦凡(大船)先生,邀请白鸦一起创办淬剑诗歌奖。该奖项从2015年第二届开始由白鸦独立运作。淬剑诗歌奖以“文本铸剑,理论淬火”为宗旨,2014年至2019年一共举办六届,2020年因疫情等原因暂停。淬剑诗歌奖每年不同主题,但评委大多是白鸦组织的80后90后过程诗人,所以大部分获奖作品具有过程诗学理念,这对过程诗学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后来,代表过程诗学参与重要活动的诗人,《过程诗学对话录》和《中国过程诗选》的作者,绝大多数是淬剑诗歌奖获得者。

  ▋2016年上半年,在白鸦建议下,行动亚洲张媛媛女士把怀特海过程哲学理念融入生命关怀教育项目。后来的实践证明,过程哲学为生命关怀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此同时,过程诗学与生命关怀教育项目的交流也进一步加强,双方互相作用,积极影响了过程诗学后来的“过程诗教”理念。

  ▋2016年10月21日,《欧洲时报》英国版发表两个整版访谈文章,主题是歌手及作曲家鲍勃·迪伦(Bob Dylan)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中国诗人及大众文化的影响。白鸦作为主要受访者,批驳了“音乐家迪伦获诺奖是诗歌向本质(音乐)的一次回归”等陈旧诗观。白鸦认为——“诗是诗人的,歌是大众的,诗与歌的分离是重要的诗学问题”。“在冒进的繁荣的焦味下,中国人公共文化生活的诗性已经丧失”。“迪伦带给中国的影响主要在公共文化生活领域,表现为激活大众内心的诗性,让诗意回归大众日常生活”。“激活大众诗性与回归音乐本质,不可混为一谈”。“迪伦获诺奖是公共文化大事件,是诗歌小事件”。这些观点,也是后来过程诗学倡导“过程诗教”的理念来源。

  ▋2016年12月,基于之前的理论思考和创作实践,白鸦在广州期间修订《过程诗学提纲》。将过程诗学的三大部分15个关键词归纳为——过程之眼(eye of process-过程诗学认识论:缘起、关联、价值、历险、享受)。生态之心(ecologicalheart-过程诗学立场论:平等、和谐、互动、同心、真诚)。自由之笔(free pen-过程诗学形式论:感受、新颖、直接、可能、自由)。修订稿与2010年9月的草稿相比有两大区别,一是将“生态”从关键词上升为“生态之心”的创作动机,超越了生态文学和自然文学理念;二是将中西合璧与生态文明视为引领世界后现代诗歌走出困境的两种核心力量。至此,过程诗学理论体系定型,后续进入《过程诗学对话录》(Dialogue of process Poetry)的展开演绎阶段。

  ▋2016年12月,湖北80后诗人田晓隐与白鸦共同发表过程诗学对话录之一《目的、现场与当下即是过程》,主要论及——“过程”诗学观念与中国流行的“现场”诗学观念之区别。“当下”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统摄。

  ▋2017年1月,福建80后诗人巫小茶与白鸦共同发表过程诗学对话录之二《万物本来平等》,主要论及——基于生态之心的过程诗学平等观,诗歌中平等对话的建构,巫小茶诗歌的童话重构特征。

  ▋2017年5月4日,中国新诗运动100周年之际,以过程诗学为主题的第四届淬剑诗歌奖启动,得到行动亚洲特别支持。这是首次全国性的过程诗赛,以“过程、生态、自由、现代、创新”为征稿要求,倡导诗人深怀生态之心,承认并尊重一切事物存在价值,对万物心怀真诚,与万物互动回应,呈现与万物互相理解的写作。

  诗赛由90后诗人马映担任组委会主任,白鸦担任评委会主任,80后诗人田晓隐和潘建设担任评委会副主任,评委全部由80后和90后诗人担任。四川阿固、江苏大树、河北林子懿、河南魔约、河南秋若尘、重庆沈利、安徽袁魁、江苏张口、浙江庄梦媛、江苏宗昊进入十强。80后诗人张口摘得大奖,授奖词:“张口的诗,传来苦难开花的声响,他不刻意的口语叙述,从低处直接呈现了冷酷的浪漫和接近残忍的温暖。”

  诗赛支持机构行动亚洲的张媛媛女士表示:“行动亚洲近年来在生命关怀能力建设方面的真诚努力,与淬剑诗歌奖对过程诗学理念的积极倡导,期望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以诗歌、文化、公益、教育等方式、让基于自然与心灵的生态文明在中国和谐社会大放异彩,呈现出一个创造性的、互相依存的、互相理解的诗性世界。”

  ▋2017年7月,安徽80后诗人、玄鸟诗社社长潘建设,与白鸦共同发表过程诗学对话录之三《互动或者“即”字的奥秘》,主要论及——万物互相回忆、神性不可提取、解构建构一体等话题,并剖析了当下中国部分诗歌写作现象之弊端。

  ▋2017年8月至9月,陕西90后诗人马映与白鸦共同发表过程诗学对话录之四《自我塑造的过程主义女性诗歌》、之五《过程主义女性诗歌的成因》、之六《中国女性诗歌意识遗产的演变》、之七《过程主义女性诗歌的两大重述》。这四篇对话录,是从白鸦2010年随笔《自我塑造阶段的过程主义写作》的基础上演绎而来,删除了此前的大量文本分析,重新梳理了逻辑,增加了马映的观点和新的文本分析。这组对话录是从过程诗学视角对当代中国女性诗歌写作的整体判断。至此,白鸦2010年随笔《自我塑造阶段的过程主义写作》作废。

  ▋2017年9月,安徽80后诗人、曾任江南诗社社长的余子昧,与白鸦共同发表过程诗学对话录之八《修正上帝的性别》,主要论及——诗人应当丰富澄明地认识主客关系和万物关系。修正上帝的性别并非单纯的女性诗歌话题,而是过程诗学的“互动”话题。

  ▋2017年10月,贵州90后诗人树弦与白鸦共同发表过程诗学对话录之九《现代汉语的历险与享受》,主要论及——过程诗学的美就是历险的新颖与享受。当下中国诗歌最有价值的美学形式历险就是现代汉语生态建构,分为词语历险、结构历险、心气历险三个层次。后来,过程诗学把“心气历险”阐释为过程诗歌文本实现中西合璧的关键。

  ▋2018年3月17日,行动亚洲与苏州科技大学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联合举办生命关怀教育课程培训,白鸦应邀参加并在《生命关怀教育与过程诗学》的演讲中表示:“过程诗学与生命关怀教育都是关于地球诗性的学问。”

  ▋2018年4月,山东80后诗人、白茶专家榛莽,与白鸦共同发表过程诗学对话录之十《主客未分时,谁与谁同心》,主要论及——过程诗学关键词“同心”与同理心的区别。关键词“真诚”的主客未分、合乎自然天道的内涵。

  ▋2021 年4月,经行动亚洲张媛媛女士介绍,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Institute for Postmodern Development of China)执行院长王治河博士联系到白鸦,探讨举办“过程哲学与过程诗学”国际交流的可行性,两人经过富有建设性的深入沟通之后,首届过程诗学国际论坛进入筹备阶段。

  ▋2021 年11月20日上午和21日上午,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柯布研究院(Cobb Institute)、美国过程研究中心(Center for Process Studies)联合主办首届过程诗学国际论坛。论坛在线上举行,以“生态文明时代诗人何为?——过程诗学的贡献”为主题。著名后现代思想家、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小约翰•柯布(John B Cobb Jr.)院士发表致辞《过程思维期待诗意的表达》。美国过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安德鲁•施瓦茨(Andrew Schwartz)博士发表致辞《诗歌可以激发我们对生机盎然的地球的悲悯情怀》。过程诗学创始人白鸦提交《过程诗学:生态文明时代的诗歌自觉》(Process Theory of Poetry:The Self-Awareness of Poetry in the Ag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一文,并发表主旨演讲《什么是过程诗学?》(What is Process Poetry?)。美国过程哲学家、国际生态文明联盟主任杰伊•麦克丹尼尔(Jay McDaniel)教授发表主旨演讲《植物在我的眼中疯长:过程诗歌的12个要素》。柯布研究院负责人凯瑟琳•里夫斯(Kathleen Reeves)女士,美国过程研究中心中国部主任、过程美学家樊美筠博士共同主持论坛。  11月20日上午,八位中国过程诗人结合创作实践与生活体验发表演讲,多视角演绎过程诗学理念,形成八篇重要的过程诗学随笔:张口的《生态诗教》,庄梦媛的《过程诗学、超级人类与理想国》,巫小茶的《长洲岛历险记》,树弦的《我在石阡亲自生活》,茧衣的《直接的诗,把世界打开到一半》,马映的《以“过程之眼”看女性诗歌写作》,贾假假的《诗的动机》,榛莽的《真诚是微妙的自然心法》。这些随笔定稿于2021年8月至9月,11月20日在论坛首次发表。俄罗斯学者达蕊娅•济科维奇(Daria Dzikevich)发表演讲《俄罗斯过程诗歌的起源:白银时代的诗歌》。匈牙利学者格朗皮埃尔•阿提拉(Attila Grandpierre)发表演讲《诗歌打开了无限宇宙过程之窗》。王治河博士总结发言《生态文明时代过程诗人何为?——论过程诗人的贡献》。

  11月21日上午,美国诗人维罗妮卡•米查洛夫斯基(Veronica Michalowski)、乔吉特•尤里斯(Georgette Unis)、凯瑟琳•里夫斯(Kathleen Reeves)、厄尼•塔明加(Ernie Tamminga)、卡罗尔•罗斯(Carol Rose)、安德鲁•戴维斯(Andrew Davis)、理查德•邦斯(Richard Bunce)、娜奥米•希哈布•奈(Naomi Shihab Nye)、菲利普•布斯(Philip Booth)等参加论坛,与中国过程诗人积极交流。马映、茧衣、贾假假代表中国过程诗人回应了美国诗人和学者的提问。王晓华博士点评了部分诗人作品。樊美筠博士总结发言《怀特海的“因果效验与诗”》。促成此次论坛的张媛媛女士发表结束语。

  白鸦在论坛上的演讲重点是:一、过程诗学是中西合璧的文学理念,并非仅仅是受过程哲学影响的诗歌写作。二、过程诗学是生态文明时代诗歌自觉的标志,但不等于生态诗歌或自然文学。上述两点,成为2022年系列《过程诗学对话录》的主要内容。

  11月23日,杰伊·麦克丹尼尔教授在给樊美筠博士的电邮中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过程诗歌论坛。我非常欣赏的一件事是,中国方面有这么多年轻人。我欣赏的另一件事是,我们的美国诗人通常是年长的,如此亲切和热情。我认为一个团体已经形成。”(“What a remarkably good Process Poetry forum.One thing I so appreciated was the fact that, from the China side, there were so many young people.Another thing I appreciated was the way our American poets, typically older, were so gracious and welcoming.I think a community was formed。”)同一天,美国诗人卡罗尔·罗斯在给樊美筠博士的电邮中说:“中国诗人的讨论——关于他们的写作和灵感——是温柔而真实的。”(“And the discussion by the Chinese poets - about their writing & inspiration - that was tender & so very real.”from Carol Rose)

  ▋2021年12月9日,一则令人感动的消息传来——因为过程诗学国际论坛的善缘,陕西90后诗人马映找到了失散多年的二姐。在论坛演讲中,马映讲述了自己二姐的故事,因为小时候家里女孩多,二姐出生不久就被他人抱养,并有意不再联系。从那以后,一个虚拟的二姐活在她的诗歌中。论坛结束后,马映的父母在微信朋友圈读到马映的论坛演讲稿,深受触动,于是根据早年的信息开启寻亲行动,结果在陕西韩城寻到已经成家的二姐,近三十年未曾见面的亲人再度相认。

  ▋2021年12月29日,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美国过程研究中心、中国过程学会、北京怀特海教育科技研究院联合主办“后疫情时代的生态文明与过程哲学研究走向”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这次世界过程哲学年会上,五十多位中美过程学者交流了2021年度过程哲学研究和生态文明研究成果。樊美筠博士在总结发言中说:“在前不久的过程诗学会议上,老外在会后发了一些感想,中国的过程诗人都非常年轻,美国的诗人大都上了年纪,另一个对比是咱们都是黑发,老外们都是白发,年轻与年老的对比、黑与白的对比很强烈。这说明了什么?我完全认同柯老所说的‘有生命就有希望在’,这说明我们的过程思想是有希望的,我们的过程诗学也充满了活力。”

  ▋2021年12月31日,行动亚洲张媛媛女士发表年度总结文章《生命本就是一首过程之诗——献给即将到来的2022》,详细回顾了白鸦参与行动亚洲零皮草公益的因缘,以及首届过程诗学国际论坛的缘起。

  ▋2022年1月16日,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主办的《世界文化论坛报》第88期推出过程诗学专题,刊发小约翰•柯布院士《过程思维期待诗意的表达》、安德鲁•施瓦茨博士《诗歌可以激发我们对生机盎然的地球的悲悯情怀》、白鸦《过程诗学:生态文明时代的诗歌自觉》、杰伊•麦克丹尼尔教授《植物在我的眼中疯长:过程诗歌的12个要素》、樊美筠博士《怀特海的“因果效验与诗”》、王治河博士《生态文明时代过程诗人何为?——论过程诗人的贡献》等六篇文章。

  ▋2022年2月10日上午,小约翰•柯布院士97岁生日庆祝活动在线上举行。中国、美国、俄罗斯、德国、马拉西亚、印度尼西亚、韩国、日本、印度、匈牙利、尼泊尔、中国台湾等地多个相关机构、组织和个人应邀出席。菲利普•克莱顿(Philip Clayton)院长、王治河博士、温铁军教授、大卫•雷•格里芬(David Ray Griffin )教授、安德鲁•施瓦茨博士、田中裕教授等多位学界名流致辞祝贺。白鸦在致辞中感谢柯布先生以过程思想为世界诗歌创新发展带来启示。陕西90后诗人张楠(沉草)代表中国过程诗人,向柯布先生赠送了自己创作的中国特色生日礼物——柯布肖像剪纸。

  ▋2022年3月6日,白鸦选编的《中国过程诗选》(The Anthologize of Chinese Process Poetry)在网络平台上线,这是过程诗学首次文本结集,收录了茧衣、田晓隐、马映、巫小茶、贾假假、彭然、张楠呐(沉草)、央措(藏族)、榛莽、张口、树弦(苗族)、余子昧、阳涵璇、庄梦媛、阿落、林非夜、张军、沈利、田文凤(土家族)、阿固、如是、秋若尘、白鸦等23位诗人的119首作品。入选诗人来自中国17个省和直辖市,年龄跨度从00后到60后,其中18位诗人曾获淬剑诗歌奖。

  选编此书的目的,是为中外诗友提供一本过程诗学理念的文本参考,以便交流。白鸦在序言《人人都可以编一本过程诗选》中表示:“不存在一只权威的手可以指认哪位诗人一定是或不是过程诗人”。

  白鸦还在序言中辨清了人们对过程诗学的三种误解——把“过程之眼,eye of process”等同于过程哲学影响下的诗歌写作;把“生态之心,ecologicalheart”等同于生态诗歌或自然文学理念;把“自由之笔,free pen”等同于后现代诗歌彻底解构的艺术形式。他特别强调,“中国(东方)传统文化、过程哲学思想、生态文明的时代引力、自由而富有地域性的美学原则”是构筑过程诗学的四个支柱,缺一不可。

  【第三波,具有过程诗学理念的代表作品(2014年以后。作者以80后90后为主)——白鸦组诗《乱世书简》(2013年1月-2015年1月)中的2014年部分。《中国过程诗选》入选诗人们2014年及以后创作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