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是各类心脏疾病的高发季,也是心脏性猝死的高风险时期。据统计,每分钟就有2人因心血管事件离开人世。如何呵护心脏健康,远离心脏性猝死?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心血管名医团”在早前的广州日报“名医大讲堂微课”中就给出了答案。
心源性猝死≠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活动的突发停止,表现为患者无反应,无脉搏搏动迹象,呼吸急促或没有呼吸运动。心脏骤停没能及时逆转,则可相继出现各个脏器的功能衰竭,进而导致不可逆的生物学死亡阶段,即心脏性猝死。
现代医学认为,在脑部不受损伤的情况下,心脏性猝死的黄金抢救时间只有心脏骤停后的4分钟:心脏骤停3秒后,眼睛发黑;心脏骤停3分钟,脑细胞衰竭,4分钟后脑细胞死亡。在发现心脏骤停患者时,除了需要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还需要尽快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心肺复苏和除颤治疗。研究统计,早期及时给予除颤治疗可使患者生存率升至60%到75%。然而实际数据统计,我国心脏性猝死的抢救成功率不足1%,其主要原因就是大部分心脏性猝死都发生在院外,无法及时得到有效的救治。
猝死预防治疗主要是指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是目前预防猝死较为有效的治疗方式。有数据统计,ICD(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可以显著降低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使心脏性猝死风险减少80%。ICD是一种能识别并及时终止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电子装置,由脉冲发生器和电极导线系统两部分组成。ICD的电极导线植入到患者心脏中,可以24小时全天候监测心脏情况,一旦发生心律异常,它可以在10秒钟内进行准确的判断并针对多种心律失常发放不同的治疗,包括抗心动过速起搏、低能量电转复、高能量电击除颤及抗心动过缓起搏等治疗功能,挽救患者的生命。ICD的“24小时贴身移动救护”治疗,解决了心脏性猝死急救对时间、除颤器械的需求,有效提高心脏性猝死急救的存活率。
预防心脏性猝死,要将“防线”前移
专家提示,预防心律(失常)性猝死,应该积极治疗心脏基础疾病,包括冠心病、心力衰竭以及心脏的离子通道疾病。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等猝死高风险因素的患者,要科学治疗。在改变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规范用药,并根据病情遵照医嘱采用射频消融、ICD(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等治疗手段。
针对近年来心脏性猝死发生的年轻化趋势,专家强调“远离心源性猝死,年轻人也要注意治疗原发病!”对于血压刚刚超标,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140/90毫米汞柱以上,但部分年轻人,当舒张压也就是低压在85毫米汞柱的时候,有可能在今后的日子里发展为高血压,或者引起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应该引起警惕,密切的随访,必要时进行治疗。
对于有心脏猝死高危因素的人群,可以预防性地植入ICD(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帮助猝死高危患者防患于未然。
猝死高危患者安装ICD后,一旦突然发生室速或室颤,ICD能在短短几秒内自动选择合适的方式包括释放有效电击进行治疗,帮助心脏恢复正常跳动,在关键时刻实现“自我急救”,主动预防和保护患者。与AED相比,ICD相当于植入个人体内的“移动救护车”,兼具起搏和除颤双重功能,随时随地为患者提供救护服务。
另外,ICD可以随身记录患者的心律情况,通过远程随访设备实时传输到电脑上,医生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ICD的工作状况及患者的心脏情况,更有利于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和治疗,使心功能较弱的患者从中受益,从根本上降低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