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孩子去读寄宿学校|我的心路历程—上海新纪元双语学校

2022-07-14 11:34:50 来源:华网商业   |   浏览(189)

  一年前,我把七岁的女儿从公立小学转到了上海新纪元双语学校。那时的我,几乎是含着眼泪和满怀欣喜地完成了这件人生“大事”。

  新学校地处上海崇明区,是全寄宿制。但无论是我还是我女儿自己,对于她即将展开的“全天候”校园生活都没有太多担心:我是出于对孩子自理能力的信任,我女儿则是出于对“独立”和“社交”的强烈向往。如今一年过去,我无数次庆幸当初的选择:正是那时力排众议、孤军奋战的决定,让我和她的生活都焕然一新。

  “内外”之争

  我为什么坚持让孩子转学?

  我女儿原本就读的公立小学是杨浦区一所老牌学校,不算一流,也不算太差,最大的优势是离家近:与我家所在的小区一墙之隔。因为不算“一流”、而且是“公立”,我还曾暗自庆幸学校应该不会太“鸡血”。毕竟按照我的教育理念,小学阶段的孩子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立学习习惯、培养健康身心,而不是超前赶工、拼命内卷。

  当然,事实给了我狠狠一耳光。

  首先,学校日程安排之紧凑和高压,令我大为震惊。一年级的孩子,不仅一天要上八节正课,每节课的课间十分钟也需要赶学科作业。我女儿数次表示,一听到下课铃就开始写作业,还没写完下节课又开始了,她甚至没有时间去喝水和上厕所。更夸张的是,小学一年级,老师已经开始“占课”,美术课音乐课常常被用来做语数外作业。有一次,我指着课程表上的“体锻”随口问女儿:这节课一般怎么上啊?她很自然地说:上自习啊!我说这不是“体育锻炼”课吗?我女儿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思议的表情:是吗?我们班同学都以为“体锻”的意思就是“自习”!

  除了高强度的节奏之外,更让我无法接受的是老师的态度。班上谁的字没有写好、卷子做错了,老师一把抓过本子和卷子唰唰撕掉,留下一脸懵的孩子。不询问原因、不给予帮助,只有惩戒和羞辱。对不起,我真的不认为这是“严格要求”。

  至于教学理念之类的差异,已经算是小事情了。我自己是学中文出身,也在从事儿童教育的工作,深知呵护孩子想象力与创造力的重要性。但在这所学校的课堂上,组的词造的句都是背出来的,稍微“超纲”一点就会被判错。老师“费心”圈出的这块地,谁也不能逾越半步。有一次我女儿做“看图写话”,画面上小熊在放风筝,背景是白色的,有一片高高的森林。她写道:“小熊在雪地上放风筝……”老师画了个大叉,批评她没有仔细观察画面,应该是:“小熊在森林里放风筝。”女儿不服气地跟我说:“谁会在森林里放风筝呢?风筝不会挂在树上吗?”

  太多这样的问题,我无法理解,无法回答。我女儿上二年级之后,因为动作慢,常常被留下来补作业。某天我在寒风里等她一个钟头,而老师指着我跟她说:“你记住,是你让你妈妈在这么冷的天等你的,都是你的错,下次你要加快速度!”当时我就愣住了,感到心里有根弦终于断掉。我必须要让女儿转学,一刻也不想再等。

  当然,我知道并非所有公立小学都是这样,也并非所有老师都如此极端。但我自己也是从公立学校一路读到研究生的,很早就意识到体制内学校从管理到教学的种种弊端。在我看来,体制外的学校固然也有很多问题,但我最想要的,是孩子在一个受尊重、允许独立思考、保障身心健康的环境里长大。

  然而,我先生和我父母一开始并不认可我的这种想法。他们觉得我“过度反应”,又认为转学是舍近求远,何必为此花高昂的学费……最重要的是,他们认为我们这一代就是这么长大的,不也挺好?

  可是一贯如此,便是合理的吗?

  我查了大量资料,询问了身边的朋友家长,甚至抓住机会与民办学校的校长交流,一点点说服家人,也更坚定自己的决心。终于,我女儿在二年级下学期来到了新的学校。我相信这是属于我们的,全新的开始。

  “前后”之变

  一样的小学,不一样的成长

  对于新的学校,我并没有“迷信”。选择这里,最初是因为同事的推荐,她的两个孩子先后转了过去,心路历程几乎与我一样。与她多次沟通交流后,我参加了学校举行的开放日。

  在那天的参观和座谈中,打动我的不是鸟语花香的校园、不是漂亮轩昂的建筑,而是身为教育家的校长一番言辞恳切的话。他是一名到了退休年纪的语文特级教师,却选择来到这所年轻的学校开启新的探索;他深谙体制内教育之痛,所以更愿意投入心力到这场宝贵的变革中,构建一个教育的“理想国”。

  他说,学校对于小学生的教育目标是:身心健康。没有这一点作为基础,所有成年后的荣耀与成就会失去价值。

  他说,很多小学知识看似疑难,只是因为被提前灌输的缘故。家长需要的不过是放平心态,让孩子慢慢来。

  他说,“学会审美”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处处美丽的校园、老师温暖的笑容,都是为了告诉孩子,这世界足够美好,值得你去爱。

  校长的话,我几乎每个字都同意。我在这里找到了很久未有过的共鸣,原来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正式入学后,我女儿每周五下午会乘坐校车回家,每周日下午再返校。我们每周与她相处的时间满打满算也就48小时。在最初对学校的新鲜劲过去了之后,我女儿也表示出了对家的不舍。但每次就那么几分钟,几乎一上校车就被抛到脑后了。

  一学期尚未结束,我们就发现了她身上的明显变化:

  首先是长高了,变黑了。学校每天会安排晨跑,白天有体育课和专门的活动时间,睡觉前还有一次锻炼。晚上一般八点半就会熄灯,孩子们说点悄悄话,九点也就睡着了,早上七点准时起床,睡足十个小时。我不用再每天清晨按下闹铃,心疼地让她再眯一会儿;也不用为了让她早点睡,而“代笔”她一年级就做不完的书面作业。

  第二个变化是性格上的:原本有些小羞涩的女儿,肉眼可见的更主动积极、更开朗快乐了。她会主动报名学校的各种活动,常常拿奖状回来,一会儿是“主动发言奖”,一会儿是“帮助同学奖”,一会儿是“学习黑马奖”……学校“巧立名目”的各种奖项让她每次回家都沉浸在被肯定的成就感中。

  因为新的学校是双语教学,我女儿刚转过去时,英文不太好,但每节英语课上老师都给足了每个孩子锻炼的空间,鼓励他们每一点细小的进步。到了三年级,老师干脆让我女儿担任英语课代表,把她高兴坏了,憋足了劲要好好学英语。除此之外,家校沟通也不再只是冷冰冰的app。每一个任课老师都会主动与家长面谈,聊聊孩子最近的进步或不足。学校或班级也从来不布置任何超出孩子能力范围、摆明了就是让家长内卷的所谓“作业”。

  女儿每天的日程安排非常紧凑,除了固定的八节课之外,还有各种选修课、体育锻炼以及读书时间,以至于吃饭洗漱都像踩着部队里的节奏。这所学校里的孩子并没有像其他家长所想象的那样“快乐”学习、偷懒躺平,他们依然是“高强度”的。但不一样的是,这样的高强度做到了“身心平衡”,做到了适度的“允许”和充分的“尊重”。我感到这正是我想要的、也是孩子乐于去参与的学校生活。

  “得失”之间

  “适合”比“完美”更重要

  自从我女儿转了学,身边很多朋友都问我:你孩子去上寄宿学校了,你们的日子一定很爽吧?我不想凡尔赛,我的答案是:的确很爽。

  回顾这一年多的“放飞”经历,我能感受到我和我先生的生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如身边朋友所羡慕的,我们有了充足的自我时间。每天晚上我们会一起散步和健身,或干脆安静地看书,享受放松又充实的时光。更重要的是,因为孩子不在身边,我们放下了许多毫无必要的执念和压力,就是俗称的“眼不见心不烦”。但这并不意味着做“甩手父母”、什么也不管,我们开始学着接受她暂时的徘徊、去迎接她令人惊喜的成长。我们不再去死抠她迈出的一步,反而意外地发现,原来她已经走到了这么远的地方。

  这让我意识到,其实现在的家长真的不是操心太少,而是操心太多。即使像我这样有意识“放手”的妈妈,也难免有钻牛角尖、有生“比较心”、有忍不住着急的时候。毕竟,关心则乱。而寄宿学校让这样过多的关心没有了用武之地。

  那么,小学阶段的孩子去念寄宿学校真的合适吗?

  在我看来,这取决于孩子是否在上小学前建立了足够的安全感。

  就我自己的情况而言,因为自由职业的关系,我得以从孩子出生起就陪在她身边;同时我也意识地在她稍微大一点之后与她“划清界限”,让她独立去完成、决定一些日常事务。这使得我女儿具有很强的“被爱”感,同时又有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

  为什么“被爱”很重要?因为我也遇到过一些孩子,他们就曾很明确地表示,自己之所以被送到寄宿学校,是因为“父母不爱我”。我觉得这并不是孩子的戏言。一个有充分安全感、时刻感受到父母之爱的孩子,不太可能说出这样的话。至于独立生活,其实不必过虑。在我女儿上的这所学校,每个孩子都有生活老师,低年级的孩子还会配备由老师临时担任的“妈妈”。她们会关注孩子的一日三餐搭配是否健康平衡,会关心孩子的情绪变化和身体状况,同时引导孩子学会一点点“管理”自己的生活。从环境中学习,学会适应环境,这原本就是孩子成长的重要路径。

  但无可否认的是,在比较小的阶段就去过集体生活,孩子难免会受到同龄人的影响。在寄宿学校,孩子也可能会“提前”遇到原本到大学才会遇到的问题:比如模仿一些不恰当的言语或行为、因为某种原因受到同学们的排挤等。这时候就是父母该重新出场的时候:敏锐发现,严格纠正,及时疏导……因为从更长的时间段来看,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仍然是父母,是家庭。直到今天,我也毫不否认公立学校的意义和价值,体制内老师的辛勤付出,远远超过他们的回报。公立学校基于多年经验,对孩子心性的把握、基本功的训练也是非常到位的。相比之下,体制外的学校更重内驱力,老师不会手把手拖着你往前走,而是通过各种方式激励你,让你主动往前跑。

  所以,内还是外?寄宿还是走读?不会有一个标准答案,也不会有一个人人都可以复制的模板,更不会有一条“保证”成功的完美路径。身为父母的我们,或许应当学会接受不同的可能,意识到人生不止一条路可走;或许应该将心力从关注成绩转变为关注孩子的特质,为他们选择一片“适合”而非“完美”的土壤。

  然后,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