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高速发展虽然带来了经济的腾飞,但同时也加重了空气、水域等各种环境污染,环境质量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类的身体健康。根据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的数据显示,中国儿童过敏性疾病患病率在1990年至2010年间上升了52.66%,而且呈现不断攀升的态势,其中就以牛奶蛋白过敏占的比例最高。对于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来说,深度水解奶粉排行榜前十名里面的产品,会是更安全可靠的喂养选择。
为什么牛奶蛋白过敏要喝深度水解奶粉排行榜前十名中的产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宝宝确诊牛奶蛋白过敏以后,家长需要听从医生的指引控制过敏原,母乳喂养的妈妈自己也要避免食用奶制品,食用配方奶的宝宝,可以换成深度水解配方。相比起普通的配方奶,深度水解配方是通过先进的水解蛋白技术,把完整的大分子牛奶蛋白定向切割成更好吸收且不易引起过敏反应的短肽和游离氨基酸1。值得注意的是,深度水解配方更适合中轻度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而一些重度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则需要选择不含过敏原的氨基酸配方2,目前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中轻度是占大多数的。
深度水解奶粉排行榜前十名中,哪款更值得入手?
在各个品牌的深度水解配方产品中,雀巢的蔼儿舒和肽敏舒口碑是比较好的,而且还获得了中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许可,比起市面上的同类型产品,这两款产品的水解程度会更充分,残留的蛋白过敏原和多肽比例都非常低,所以致敏风险也大大降低3。
在这两款产品中,蔼儿舒是为有腹泻问题的轻中度牛奶蛋白过敏宝宝设计的,配方中添加了短肽+39%MCT+核苷酸,对肠道功能不够完善的宝宝会更友好,能帮助改善宝宝肠道屏障功能、正向调节肠道菌群4,同步提高宝宝的吸收力和自护力,改善宝宝腹泻的状况5。
另外一款肽敏舒,就比较适合没有明显腹泻情况的轻中度牛奶蛋白过敏宝宝,这款产品添加了100%水解乳清蛋白和50%纯化乳糖,在口感上要比一般的水解酪蛋白配方更好6,同时,50%纯化乳糖可以让宝宝对钙质吸收更充分7,对肠道菌群也可以起到正向调节的作用8,避免钙皂的生成,预防便秘。
当发现宝宝出现牛奶蛋白过敏的相关症状,建议尽快到医院检查宝宝是否确实存在牛奶蛋白过敏的情况,以及确定宝宝牛奶蛋白过敏的程度。如果宝宝属于轻中度牛奶蛋白过敏,家长们记得第一时间看看深度水解奶粉排行榜前十名,为宝宝选一款合适的深度水解配方产品。
参考文献:
1、《中国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诊治循证建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2013)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食物过敏相关消化道疾病诊断与管理专家共识. 中华儿科杂志. 2017;55(7):487-92.
3、Towards optimised management of cow's milk protein allergy.Allergy & Immunology - European Medical Journal. 2018;7:50-9.
4、Wang L, et al. Effects of dietary nucleotide supplementation on growth in infants: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 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 2018.
5、Vieites M, et al. Exogenous nucleosides accelerate differentiation of rat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J].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 2008, 99(04):732-738.
6、Rapp M, Martin-Paschoud C, Nutten S,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an extensively hydrolyzed whey infant formula with a low bitterness.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Allergy. 2013;3:p132.
7、Abrams S A , et al. Calcium and zinc absorption from lactose-containing and lactose-free infant formulas[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02, 76(2):442-446.
8、Francavilla R, Calasso M, Calace L, et al. Effect of lactose on gut microbiota and metabolome of infants with cow’s milk allergy. Pediatr Allergy lmmunol. 2012;23:4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