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纸风筝的制作方法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纸风筝的制作方法 儿童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准备材料/工具:报纸,剪刀,竹签、胶带、绳子。
1、首先要熟悉风筝的构造准备材料。
2、选一张质轻的报纸,在上面画一个正方形。用剪刀或手工刀把正方形剪切下来。
3、正方形直角向上,在垂直的对角线上摆放竹签,构成风筝的脊骨。长竹签作脊骨,短竹签做梁骨。
4、水平放置另一根竹签作梁骨,与脊骨垂直。放在纸片上半部分,而不是另一条对角线上。梁骨应垂直平分脊骨。用绳子和胶带固定两根竹签的交叉处。用万能胶更牢固。
5、蒜再用绳子连接脊骨和梁骨的四个端点,并把它们固定在纸上,剪去竹签外的纸。此时应构成菱形。
6、风筝的基本轮廓做好后,在中心和四角用胶带加固。
7、在梁骨和脊骨的交叉处四周各戳一个小孔。
8、用绳子穿过四个小孔并连结,不用绑太紧。这样就构成了风筝的提线。
9、在风筝尾部安装一条布条作尾巴。尾巴能增强风筝的稳定性。
10、在提线上连接一条长绳,用作放飞线,放飞线的尾端绕在风筝轴上。
11、这样就制作出一个风筝了。
纸风筝的制作方法:
材料:
尼龙线,竹子,报纸或皮纸,浆糊
工具:
小刀
制作步骤:
1、用小刀把竹子削成扁形,共四条{以两条80cm,一条90cm,一条30cm为例};
2、用尼龙线把四根竹子扎成三角形,成雨伞模型;
3、把风筝模型放在报纸上,然后用小刀划出三角形,注意划出来的模型要比风筝框架多出5个毫米左右,方便后工序;
4、把多出来的纸折回来抱住竹子,用浆糊粘住;
5、用线绳在中间十字形竹子上系上打结,系成上短下长的提线,成一个直径两厘米的线环,再系上放线;
6、把报纸折成5cm大的纸条,用小刀划开;
7、把纸条用浆糊粘住后在粘在风筝尾巴上就好了。
做风筝的步骤:
1、准备报纸、竹丝、小刀、胶布、细线
2、削竹,根据风筝的需要削成风筝的骨架。
3、在细线或纸涂上浆糊将竹篾扎制成风筝骨架。
4、根据骨架和风筝的轮廓把骨架裱糊在报纸上,并裁出风筝的样子。
拓展资料
风筝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至今已2000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
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就指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准备材料/工具:报纸,剪刀,竹签、胶带、绳子。
1、首先要熟悉风筝的构造准备材料。
2、选一张质轻的报纸,在上面画一个正方形。用剪刀或手工刀把正方形剪切下来。
3、正方形直角向上,在垂直的对角线上摆放竹签,构成风筝的脊骨。长竹签作脊骨,短竹签做梁骨。
4、水平放置另一根竹签作梁骨,与脊骨垂直。放在纸片上半部分,而不是另一条对角线上。梁骨应垂直平分脊骨。用绳子和胶带固定两根竹签的交叉处。用万能胶更牢固。
5、蒜再用绳子连接脊骨和梁骨的四个端点,并把它们固定在纸上,剪去竹签外的纸。此时应构成菱形。
6、风筝的基本轮廓做好后,在中心和四角用胶带加固。
7、在梁骨和脊骨的交叉处四周各戳一个小孔。
8、用绳子穿过四个小孔并连结,不用绑太紧。这样就构成了风筝的提线。
9、在风筝尾部安装一条布条作尾巴。尾巴能增强风筝的稳定性。
10、在提线上连接一条长绳,用作放飞线,放飞线的尾端绕在风筝轴上。
11、这样就制作出一个风筝了。
纸风筝的制作方法:
首先准备材料:竹篾28厘米和33厘米各一根、棉线、纸、染料、小刀、画笔、胶水。
1、首先把两根竹篾绑成十字架,短一些的横着放,长的竖着放,交叉点在横放竹篾的二分之一和竖直竹篾的三分之一处,然后用棉线在两根竹篾的交叉点处定位,将十字支架固定起来。
2、根据竹篾十字支架的大小,把纸裁剪成大小合适的风筝蒙面纸。
3、然后在蒙面纸上画上漂亮的图案,待染料干了之后,把蒙面纸裱糊在十字支架上。

4、把另外一些纸剪成长条,然后普在风筝尾端粘上这些长条,作为风筝的长条尾巴。
5、最后在十字支架交叉处和竖直竹篾的1/3处拴上线,这样纸风筝就制作完成了,制作起来是比较简单的。
如果要检验制作出来的纸风筝如何,可以尝试去试飞,如果试飞不成功可以进行调整,直到调整到试飞成功就可以了。
关于纸风筝的制作方法和纸风筝的制作方法 儿童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