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生态网络”理论提出者张济女士系列采访一:大变革下,增强企业经营柔性之道

2022-01-19 14:56:46 来源:楚北网商业   |   浏览(75)

  编者按:

  随着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的崛起,传统经济体系、社会组织和生活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发展面临的环境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企业经营发展面对更广阔的机遇和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财务工作者角色的定位在许多方面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未来财务工作应该如何助力企业发展?带着这个疑问,我们采访了张女士。张女士从事财务工作10余年,长期在金融行业财务领域深耕,通过财务视角透视企业发展之道,提出“财务生态网络”理论,为企业有效整合内外部资源,增强竞争力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论。

  记者问:

  张女士,您好。您如何看待国内经济形势,面临哪些机会和挑战,企业目前经营又有哪些问题呢?

  张济答:

  目前国内经济形势非常严峻,企业经营也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

  宏观环境方面,国内经济增长乏力,“风口”收紧。传统盈利行业受到挑战,如房地产、教培行业、银行业,这些以往高光登场的行业,目前都因国家管控,经济下行等因素,逐渐褪掉光环,传统工商业也陷入增长瓶颈。由于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拉动经济增长三项马车之一的出口,也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一场突如其来的恶意请,更导致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加,实体经济更是在疫情的冲击下,连连败退。

  企业层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企业仍然是线性竞争思维,表现为仅寻求企业业务层面利润,存在业务产品结构单一,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另外,企业间竞争大于合作;二是资金经营能力差,不注重流动性管理,一场疫情危机引发现金流短缺,同时资金开源渠道贫乏,资金造血功能弱;三是资源整合能力弱,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没有有效区分和利用;四是组织结构僵化,目前仍然是直线职能制,且呈现金字塔结构,组织之间管控和信息传达也是自上而下的行为。

  记者问:

  这次疫情对中小企业冲击非常大,疫情中大量中小企业倒闭的主要原因是中小企业现金流出了问题,那对于现金流短缺问题,您认为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解决呢?

  张济答:

  疫情导致流动性枯竭,这时企业外部融资无法进入,同时还面临被追债的问题,一方面钱进不来,另一方面融资机构一般是金融机构,比较强势,因此面临负债端刚兑风险。此时要对企业做好全面的“压力测试”。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是梳理企业资金可获取方式,以及必须支出的业务,逐项匹配。

  资金首先留存部分日常经营等刚性支出,同时根据国家下发的相关支持政策与融资机构进行重组谈判,争取延期偿付,或是减少当期偿付金额,为企业争取时间。另一方面,企业应该加强对应收债权的催收管理。针对每项业务逐一分析,制定回收计划。必要时通过协调融资机构、债务方多方对债权债务进行重组。

  二是通过减税降费节约成本。密切关注国家针对疫情下发的各类税费减免通知或是补贴通知,争取节约税费或是获得国家额外财政补贴。

  三是多渠道增加投资性现金流入,如引入战略投资者,债转股,内部员工股权激励等方式。过程中要注意合规合法。

  疫情给了我们一个警示,企业资金管理环节非常脆弱,未构建有效的多层防控体系。

  内部,企业应该在正常发展期对未来的收益及现金流进行充分预测,结合历次金融危机经验,分别多种情况下测试企业未来发展现金流,可以参考银行存款准备金方式,为企业留足安全资金,在此安全资金之外再对资产进行分别配置,按照最优、次优、最差的情况分析,或者做更细划分,制定不同情况下的经营及流动性策略。

  外部,企业应在平时做好融资管理,多方沟通融资渠道,拓展融资手段,在经营高速期,尽量利用自身的信用优势获取融资机构授信或是储备融资资源,在后方修建大粮仓,以备不时之需。

  记者问:

  目前形势确实对企业不利,那您认为未来一两年,企业的发展趋势又是怎样的呢?未来企业的增长点在什么地方,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张济答:

  我们先来看宏观层面的未来趋势。未来,国家层面呈现出以下宏观走势:

  从国内政策理念来看,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以及共同富裕理念的提出,都标志着资本野蛮生长时代结束,企业增长要从规模扩张转变为质量盈利,企业间的竞争方式也从对抗式转变为合作式。

  从市场环境看,新冠疫情在击垮中小企业的同时,也加速了内循环,国内形成全工业体系,新国货经济加速崛起,随之而来的是国际经济形势的更加复杂化、动态化。行业格局将重新洗牌,数字经济时代崛起,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方向,同时也意味着人力资本越来越重要。

  从金融环境看,2021年北交所的设立意味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更加丰富化,专精特新行业成为时代的宠儿,融资手段上,未来也将逐渐向直接融资倾斜。金融市场加大资本市场改革的同时,金融监管也愈加趋严,各类严监管政策密集出台,政策更加明确金融支持实业的导向,违规经营惩罚力度加大。

  企业未来趋势呈现以下特点:

  经营理念上,企业间融合更加紧密,企业与供应商、竞争者保持良好稳定关系,共同创新,联合做大蛋糕。中小企业更强调生存,更注重宏观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建立风险壁垒。

  企业组织运行方式呈现更加灵活性、网络化、多元化、扁平化等特征。互联网发展,数据经济崛起,使各行各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企业组织以及部门层级出现前方指挥后方、前端后端融合、网状组织结构等特征。

  业务向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改变粗犷式发展,构建核心竞争壁垒,以客户为中心的小而美企业将会迎来发展春天。

  数据化、智能化成为常态。搭建信息系统平台,利用大数据助力业务决策、财务决策、战略规划等。办公流程智能化,居家网络办公,审批流程无纸化、议事形式线上化等将替代传统的工作方式。除了流程智能化,更多的还要体现在产品的智能化,一是产品要更具高科技性能,二是产品要更加适应场景需求。

  记者问:

  您在财务领域也有10多年的经验,面对企业目前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您怎么看待财务在企业中的位置呢,应该怎样适应企业未来趋势变化呢?

  张济答:

  目前在很多企业里,财务部门以及财务工作者仍然处于账房先生阶段,财务分析也脱离业务,与业务发展各说各话,财务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重核算监督,轻管理。财务人员往往还是只顾埋头算账,机械做账,把合规当成唯一要领,财务工作并未真正服务于企业盈利活动。

  二是业财系统一体化程度不够,业财数据分离,财务退居后方,独自拨弄数据,成为信息孤岛,与业务脱离,前端指导功能未得到发挥,业务问题后期全部在财务端爆发,事后灭火成本太高。

  三是财务站位不够,忽略财务战略性功能。一方面,财务在战略制定时参与程度不高,财务的全局把控功能没有发挥,另一方面,在将战略转化为财务数据的全面预算过程中,容易陷入数据管控怪圈,就数据管数据,不懂得原则把控下灵活变通,没有充分认识到预算的实质是资源配置。

  为了适应未来企业发展趋势,财务必须要向战略型财务发展,要具有全局性、外向性、长期性特征。

  财务要从顶层设计出发,重新审视企业的经营活动,既重视有形资产又重视无形资产,既重视经济资本,又重视人力和社会资本,既重视现有活动又要立足于未来活动。充分整合外部信息网络,撬动内部资源发挥更大效用。

  践行无边界财务理念,打破四个边界,打破垂直边界、水平边界、外部边界、地理边界,内外兼修,优势互补。

  重塑财务组织架构,新的架构要实现“三快”,快速反应、快速决策、快速融入。从传统单一记账型财务转向更多元化功能型财务,增加财务弹性,以帮助企业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同时,面对人力成为资本这一趋势,财务理财观念也要随之改变,人本化理财观呼之欲出,企业在人才培养、薪酬激励制度设计上要符合投入产出效益及投资分配原则,人才培养方面更加注重高层次综合性人才,财务要懂法律、人力、业务、风险、科技等各方面内容,薪酬设计上充分考虑精神和物质双重激励。

  基于此,我提出了财务生态网络理论,并针对企业不同阶段诉求,通过构筑企业财务三层价值体系,帮助企业有效识别风险应对危机,实现长足稳定发展。

  记者问:

  您刚才提到了财务生态网络理论,请详细介绍一下这个理论。

  张济答:

  在网络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从企业内部看,科层制向网络化演变的趋势愈来愈强,从外部来看,企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企业与各个组织的合作与依赖程度越来越大。企业的行为和业绩实际上来源于企业整合、塑造和重组内部和外部资源。其中,企业自身的内部网络是实施财务网络战略的前提,因为企业缺乏一定质量的内部网络,则无法构建自己的外部网络,也无法进入其他企业的网络。企业外部网络是成员间相互联系的、多向多层的关系,推动网络内信息流动,提供了企业所需而自身又不可能完全具备的互补资源。因此,从战略上改善企业绩效,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关键是要加强企业的内外部网络管理,与有关的组织动态的建立一种长期的合作网络关系,以求相互学习、共同发展,快速发现和响应机遇。

  具体说来,财务生态网络包含了与企业利益相关的一切组织和个人,分为企业外部生态网络和企业内部生态网络。

  企业外部生态网络主要包括政府、监管机构、第三方机构、债权人(供应商)、债务人即客户、竞争者等。

  企业与政府关系中,企业加强与政府部门的联系,取得他们的信任,一方面可以提高到政府办事的效率,另一方面,可以获得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政策支持,及时获得政策信息,准确预测政策的发展趋势,以充分运用政策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战略管理能力。与监管机构加强联系,识别合规风险点,确保企业可以合规经营,持久存续。与税务部门关系中,考虑税务的两面性,一方面要依法纳税,另一方面也要在合理合规的范畴内进行有效税收筹划。

  企业与债权人关系。企业需要从债权人那里获取现金流保障,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融资方式,随时保持一定的信用额度,以保证资金供给,通过建立债权人网络,有选择性的进行资金配置,从而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出现债务逾期时,良好的债权人关系有利于促成逾期债务重组方案落地。

  企业与债务人(客户)的关系。一方面要以客户为中心进行产品设计,根据不同的场景开展业务,完善账期和定价管理,获取业务收益。另一方面,客户出现逾期时,企业也可通过自身所在的网络资源帮助客户解决问题,盘活客户资产,从而实现双赢。

  企业与竞争者关系。现在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单凭一己之力将会越走越困难,同行一味竞争的结局是零和博弈,会导致双方盈利空间缩小,只有走合作的道路,才能共同维护和做大市场这块蛋糕,同类企业之间加强联系,互相信任,才能避免恶性竞争,提高盈利空间。

  企业内部生态网络,主要包括员工、内部单位。

  人力正在成为重要的资本,经历筹资、投资到分配的过程。通过甄别人才、引入人才、招募人才完成人力资本筹资,通过内部培训,提供良好工作环境为员工注入活力,从而使知识资本孵化出更有价值的产品,在对人力资本进行分配活动中,考虑精神加物质奖励,让人力资本可以参与剩余分配。

  企业内部单位间,可充分筹划分子公司协同效应。通过股权架构设计,进行控制权、收益权安排,也可综合考虑不同行业、地区、不同性质业务整体安排,产生组织整合效应。部门间打通信息沟通壁垒,建设数字化信息系统,前后端信息资源共享,提高沟通效率,财务与业务充分融合,打通跨职能信息壁垒,提高经营效率。

  企业就是依靠生态网络中的各关联主体相互渗透、相互影响,通过整合内外部网络信息,产生协同效应,形成张力,最终达到规避风险,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目的。

  记者问:

  您的理论中,把企业的生态网络分成了外部网络和内部网络,外部网络和内部网络的关系是怎样的?如何才能产生协同效应。

  张济答:

  这就要引出另一个问题,关于财务生态网络杠杆。就是企业利用外部网络资源,放大内部资源来为企业增加竞争优势,以获取企业长足发展。其中如何利用外部网络资源及网络资源利用程度是关键,决于企业在网络中的位置以及企业与网络各方的关系,也就是形成了杠杆支点,如果企业处于网络中心,与网络各方关系密切,有充分话语权,那么相对来说就能获取更多网络资源。比如谋求行业龙头地位,增加网络影响力,增强外部网络对自身的黏性,从而产生外部网络包裹。

  网络资源通过被吸收和被借用两种方式作用产生作用,企业主要依靠吸收网络中相关方的理念资源、结构资源、知识资源等,转化为内部生产动力,借用则是则用融资方的资金、劳动力、地区税收政策等资源。通过源源不断高质量的外部网络资源输入,撬动内部资源共同发力,运用网络资源这种社会资本,持续产生效益。

  记者问:

  张女士,您的以上理论产生于什么时候呢,为什么会触发您形成这样的理论呢?

  张济答:

  这套理论并没有一个准确的起始时间,其实是我几年工作积累的一个成果,在我日常的工作中也一直在使用和强化。

  首先是我毕业后在银行总部工作的经历,这是我得以形成理念的重要起始点。恒丰银行总行的工作让我收获了总行视野,树立顶端设计和控制的理念和思想,通过了解财务总部的工作流程,进而对金融业、金融机构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金融贯通人们的生活,不单独存在,依附于实体存在,渗入实体各个方面、各个行业。通过金融这个放大镜,得以窥探整个经济形势,有机会了解各行各业。总行机构由于处于银保监会的强监管下,各项规章制度、流程等都必须符合监管的合规要求,对每项工作的要求也非常高,某项工作一旦不细心出了差错,就会导致整体数据差错,被监管惩罚,导致基本的合规经营风险,从那时候起,我就充分意识到政府、监管机构等外部关系对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影响。

  后来我又分别在金控公司、金租公司等不同的金融细分行业工作过,接触到的金融业务类别增多,也经历了不同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诉求,比如在互联网时期,公司策划盈利阶段,财务需要更加紧密与业务联系,部门之间沟通也更为频繁,从而使各项信息能得到有效迅速传递,提高运营效率,这个过程中产生了搭建内部网络的想法。又如在公司前期业务由于过于冒进,在经济形势下行的影响下,公司面临生存危机,资金流短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更多的是要与资金流入方和流出方加强沟通和联系,共同解决问题,结合以前银行的工作启发,慢慢滋生出了外部网络理论的想法。并且发现外部网络与内部网络是相互依存的,通过外部网络引进资源,必然要通过与内部资源搭配才能转换创造出价值,同样,光靠组织内部资源,没有与外界有效的沟通和链接,企业依然寸步难行,很快陷入僵局。

  编后语:

  身处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企业必须具备时刻能应有效对外部不确定性的能力,拓展企业财务生态网,利用外部资源杠杆效应,有效整合内外部资源,增加企业经营柔性,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