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营销防守反击体系提出者刘婷女士系列采访(下)

2021-12-09 15:26:53 来源:楚北网商业   |   浏览(106)

  领士——上手就一手“王炸“的人,其实很少。我们的工作就是解决问题,守城扩土,态度影响想法,而想法决定行动。

  记者:我们聊过品牌营销“防守反击”体系的思维和对企业的适用范围,那么这个体系,是通过学习理论知识总结的吗?

  刘婷: 不是。营销和哲学的理论只是基础,“防守反击”体系,更多的是来源于我十几年的实操工作,理论+实操的总结。

  记者:在过去的工作中,你成功运用过“防守反击“体系中的方法吗?

  刘婷:今天我们聊天的对话,只是提及了这套体系的一个框架,具体很多实操的方法,在对话中讲不完,只能提及其中的一小部分。

  就简单提三个成功案例吧,我将品牌营销“防守反击“体系中的一些策略和战术,运用于低开高走的二线老品牌重塑、新品牌数据营销引流、连锁品牌线上多渠道整合营销的销售转化。

  记者:那就先从低开高走的二线老品牌翻红的案例说起吧。

  刘婷:这是一个动漫品牌IP的案例。其实动漫IP打造方式和原理,与品牌IP,非常相似,很值得借鉴。

  动漫是一个很特别的产业,既有虚拟的视频产品,动漫的周边产业又属于教育、日用品、玩具、文娱旅游等行业,且与现在流行的品牌IP打造一脉相承。

  我当时从业的公司是一家动漫全产业链的上市公司,主业和周边产业都做。公司有强大的制作团队,有不少为青年动漫做互联网产品的资源,也有教育、消费品周边开发的资源。公司冷藏多年的二线动漫品牌,属于K12以下儿童娱乐动画。品牌也曾火过,因为公司以前规划原因,冷藏了3年。再入市时,这个分类市场已是红海市场,熊出没、喜羊羊、本公司的主打品牌,已经占领市场头、腰部,各家IP玩具开发的市场也是红海一片。

  原有观看用户已长大,没有什么品牌资产留下。

  记者:可以说你当时拿着一手不太好的“烂牌“,这种情况很容易翻车。

  刘婷: 一上手就一手“王炸“的人,其实很少。我们的工作就是解决问题,守城扩土,态度影响想法,而想法决定行动。梳理品牌资产不是无用功,是为了知道自己手上有什么底牌,尽量利用优势,规避劣势,等待机会,一击即中。

  记者:机会是给准备的人,但把握机会的能力也很重要,你是如何抓住机会的?

  刘婷: 正好当时央视打压不听话自有品牌,邀约业内其他公司过年做动画电视电影。我抓住了这个机会。利用“防守反击“体系中自创的思维分析工具《水车圆盘图》,做反向分析,利用“人无我有,做和别人相反的事情”的原则,制定战略规划。

  首先是以“人无我有,人有我无”的原则,和竞品从媒介投放、品牌定位、品牌感觉等方面,反向找差异化。

  竞品的媒介投放依旧广投各级电视台,从央视一直到县级台。我们采取相反策略,电视只投放资源倾斜的央视、3大上星儿童卫视、省台,主攻当时新兴的3大网络垂类动漫视频平台,并成为腾讯动漫首批建立儿童动漫专区的品牌。

  竞品的定位,走的是当时市场大热的无厘头搞笑,略带小暴力的娱乐项动画电视系列片。虽然孩子喜欢,但却引起了家长和官媒的不好反应。

  我们反向定位,过年贺岁动画电视电影,风格调性是温馨快乐的。符合上映时段市场需求,正好与市场主流让人反感的风格形成差异化。

  记者:前期规划的差异化是找到了,营销推广做了什么,让这个二线品牌重新火起来?

  刘婷: 推广战术方面,我用了 “破局三剑客”中的“时空隧道法”。借青年动漫的玩法,从周边衍生品的铺货渠道和销售方式,到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降维打击儿童动漫。

  周边衍生品的选品,根据品牌的调性,和播出的节日特性,少量选择了低成本,制作周期短,易制作,过年节庆的周边实体产品。做到宣传上常看见,购买时却产品少,造成稀缺感。一方面积蓄消费者购买欲,另一方面吸引后续周边生产和销售厂家的授权开发合作。

  传播卖点的方式采取破旧立新,开拓新传播产品和传播渠道。借鉴青年动漫的互联网玩法,和流行的韩国鸟叔洗脑歌风潮。用低价签下当时面对成人影响力不高的阿雅唱原创儿歌神曲,但她在儿童受众的影响力很高,并制作配套舞蹈。还利用”拿来主义法“,做了一个K12儿童市场的创新营销方法。

  记者:这个创新营销的方法是什么?

  刘婷:敏锐地找到互联网营销新趋势,以及家长消费者接收信息的新习惯,在儿童动漫里首次开发QQ表情、电脑壁纸、幼儿园电子教具、明星洗脑儿歌和舞蹈,传播给家长、幼儿园。因为果断尝试跨界合作和互联网产品的拓展,成功在儿童动漫的红海市场,拿下当年央视春节儿童节日,同期收视率第2名(央视儿童春晚第一)。并签约3年央视订制合同,以及完成当年IP产品衍生品的市场开发工作。

  其实水车圆盘分析法,还可以用于产品研发、市场分析、促活转化等营销工作。

  记者:数据营销引流的案例,听说是为传统行业做线上线下打通的引流?

  刘婷:一般谈到引流,大多指的纯线上,我也做过这种项目,最后一个销售转化的案例会提到。但现在说的这个案例是传统餐饮业,却引入数据营销和中台思维,成功引流,并大大降低了引流成本。大数据如果只是收集,而不分析利用,那就是死水。用好了,就会像指南针似的引流,避开行业的雷区。

  我服务的这家餐饮企业,是混合业态:朝茶夜酒,白天西餐厅,晚上烧烤酒吧,主力形象店所在的商圈较偏。门店装修风格新潮,适合年轻人和商务活动聚会。虽然在大众点评、新媒体上做投放,但是引流成本高,效果也不太好。门店连续几个月都无法完成销售计划。

  因为我们建立了市场监测体系,定期做数据分析和清理,察觉了市场的变化和我们自己的特色,及时调整了营销策略,提升了门店的引流和销售转化。

  具体操作分了三步战术,连环组合攻击。

  记者:第一步是数据收集吗?数据类型那么多,具体是收集哪方面的数据呢?

  刘婷:数据光收集没用,筛选更重要。我们定期监控店内和线上平台的销售数据,并对3公里以内市场做调研,发现周边学生的消费力不错,只是被我们前面的老商圈截流太多,对形象店所在新商圈不熟。因为疫情才结束,学生不太喜欢探索新的活动地点。而且学校采取半封闭管理,使得学校的社群团体,成为学生与外界联系的主力渠道。于是我们有针对性地开拓周边高校学校社群渠道,进行宣传及分销双重机制,一边打开知名度,一边引流到店。

  记者:疫情对很多行业严重打击,特别是餐饮。大家出门少了,你如何让更多的人愿意出门走进新品牌的门店?

  刘婷:套用一个有名的微信表情“格局大一点,再大一点“。改一下,变成”视野大一点,再大一点“。C端客户,不光只在C端,他们也在企业工作,也会集体去其他地方玩。C端有时躲藏在B端里。

  我们通过数据清理,发现同一期有些奇怪的数据变化,数据规模不大,但发生频次有些共同点。我没有放弃这个小小的特殊点,继续挖掘背后原因。又针对不同平台的销售数据进行定期复盘和分析。发现营销的70%重心在线上各种平台,可是店内50%入店人群来自线下,且有几个白天段和周末的大桌销售会更多。

  原来是我们的店面较大,大厅也没有太多的柱子,桌子可以自由拼桌移动,入口还有电子屏走廊,店里有很多大小不一的电子屏。会有一些小公司的商务或营销活动、以及学生的聚会来我们店里。

  于是我们转变营销策略,联合汽车4S店、保险公司、周边做会销的企业,让他们来我们这里办营销活动。以及和周边桌游、密室逃脱的商家做促销联盟,用三公里以内的B端,带动C端。

  每次都会给参加活动的人,额外的会销套餐优惠券或促销活动,让他们老带新。逐渐再由参加活动的人,带动身边的人。大大地提高了门店白天时段的营业能力。

  后期还用私域的玩法,利用会员拓客。

  记者:很多企业都在转战私域,能谈一下如何利用私域会员引流,和公域比,哪个成本更高?

  刘婷:做数据营销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预测趋势,可以及时迭代。我们利用私域会员,做拓客,降低引流成本。

  因为及时发现消费品行业用企业微信做私域的风潮。利用与我们人群吻合的教育行业的引流手法,改良迭代做企业微信会员海报裂变活动,用数据找到消费回购最多的低成本产品,组成奖励套餐,又设置了需要入店继续消费的赠送产品,做裂变促进老客引流到店、销售转化。

  通过裂变活动,门店的引流成本也从线上的人均12元多,降到了人均5.78元。

  记者:私域还是更节约成本,那公域是否可以渐渐放弃?你最后这个案例就是和线上公域平台相关的。

  刘婷:私域更节约成本,可是私域流量,还是需要从公域引进来。公域是引流的主流,特别是对新品牌、小品牌。线上公域做好了,不光引流,甚至是可以提高销售转化。第三个案例,就是我曾经帮助成人会计教育排名前三的连锁企业,整合线上多渠道市场营销项目,提升销课的转化率。

  记者:引流是看到钱,转化才是赚到钱。线上引流,线下消费,的确有难度,你当时是怎么做的?

  刘婷: 这家企业有300+门店,开拓了20多个线上引流销售渠道,近70%客源来自线上。但每个线上平台的营销推广却各自为政,缺少品牌的统一性与整合效能。我通过驻地几个月,整合公司多渠道资源,并对重点校区实地调研,做了一系列线上策略调整,推出系列联动促销整合方案,优化了营销落地的执行流程,提高线上引流率,增加新的引流方式,提高了26%的销课转化率。

  并且利用线上平台的信息流投放的分配和效果加成,实现对加盟门店促销落地执行的强管控。

  天下-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它永远在变。“防守反击“是在市场变化时,缩短适应的时间和过程,找到最短实现路径。

  记者: 品牌营销“防守反击“体系是否只适用于这一两年,过两年说不定经济好转,又是新的打法?

  刘婷:我不这么认为。大的趋势已经出现了转变,而不是波动。就像夏天下雨,感觉凉意,只是一阵,或一天。而秋天感觉凉意,就是整个漫长的季节。从三个趋势都可以看出,市场进入秋冬了。

  首先消费趋势,由大开放转小合紧。消费分极明显,转为U型分化。

  过去的消费趋势比较OPEN,跟风国际化,许多领域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很多冲动消费。现在消费分极,成高低两极分化的消费U型走势,两极都有利可图,反而中档不好推。

  其次,消费更加个性化,去中心化。过去消费呈现“全域、大平台、大KOL、大需求”的大中心化。现在消费从需求、圈层、传播和销售渠道都呈现去中心化、小圈层化趋势。

  消费趋势又会直接影响经济趋势,就像蝴蝶效应。

  记者:经济趋势也是开放转合紧吗?

  刘婷:当然,经济趋势,也是开放转合紧。

  疫前开放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经济高速增长,机会多,试错空间大,竞争不充分。就像一片大草场,到处是野生牛羊,企业行动够好,速度够快,跑马圈地,总能捞一片牧场。

  疫后合紧时代,民族保护主义四起,经济发展放缓,机会锐减,试错空间小,市场进一步细分和跨界融合,竞争激烈。余下的天然草场和野生牛羊非常有限,企业需要一边养肥自家的驯化牛羊,还要防止别人来抢自己的,为了不坐吃山空,也要去抢别人的。

  最直接的变化,就是市场趋势,转攻为守,从全力圈地,到护本抢地。

  记者:市场趋势的变化,和行业也有关系,风口行业应该是进攻更适合吧?

  刘婷: 由于经济形势的转变,市场整体趋势由攻转守。很多行业和赛道,都出现国进民退,政策影响变重,比如互联网、教育等。当然风口行业要进攻,但需要有的放矢的进攻。

  进入冰山期遇冷的行业,需要守住政策红线,寻找小众、转化形式的需求,老客户随着新市场变化的新需求,跨界市场的整合需求。

  进入热海期追捧的行业,需要守住核心优势,跟随市场趋势进攻。

  高门槛市场可以守住壁垒,借势全力进攻,稳扎稳打。政策资源红利市场,借红利窗口期,快速进攻圈地。而低门槛市场,需要巧切立足点,有攻有守,逐渐蚕食国外大牌的国内市场,如新消费市场。

  记者:我感觉你说的进攻,的确和以前那种ALL IN的圈地进攻不一样。

  刘婷: 新的时代下,全攻全守,风险都较大。攻守转变,以守推攻,或许将成为企业新的生长方式。

  对企业而言,两种经济模式下,市场将区别明显,特别是疫后未来几年,过渡期更加动荡。年份好的时候,动得越多,越容易获利。年份不好的时候,往往动得越多,风险越大。疫后时代年份不太好,适合更稳健的打法。

  记者:你认为转变秋冬后的市场,会越来越难做吗?

  刘婷:人最难受的不是盛夏和寒冬,而是交换季节的时期。因为不适应,不仅容易生病,甚至无水,为了生存还要搬家。适应后,反而更好一些。企业也是同理。

  站在品牌营销的角度,消费者就像水 ,分布在线上线下。因为不同的需求,聚集在一起,形成大大小小的河流。河水看似很多,实则有限,随季节的更迭,有涨有落,甚至改道。

  疫后的2-5年,是市场“丰水”转“枯水”的过渡期,疫后时代,有一定底牌的企业比较适合采取“防守反击”的大方向思路。

  记者:品牌营销“防守反击“体系在疫后的多事之秋,对企业最大的价值是什么?

  刘婷: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它永远在变。

  “防守反击“体系的应对之策,是在市场变化时,缩短适应的时间和过程,尽快摸清市场发展规律,匹配相应的技术、人员、资源,找到最短实现路径,做帮助企业完成战略的好战术。

  结语:

  水虽然善变,但市场不是大海,而是河道,有一定规律可摸,就像不同河道的治理方式不同,找到方法更容易下手。

  只有像治理河道一样,摸清市场流动转化的规律走向,才能更好拟定应对市场不断变化的方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