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1年以来,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表现超预期,需求爆发。随着现阶段行业补贴逐渐削减,下游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成为新能源汽车销售驱动力,且大众消费群体成为主力军。随着新能源行业的蓬勃发展,市场对动力电池需求也相继旺盛,头部电池厂商凭借较强产业话语权,利润保持一定的韧性。
2021年12月,致同咨询发布关于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行业的洞察报告,结合近几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市场调研、政府政策、国内外车企发展情况等,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了多方面详尽分析。致同认为,在“十四五”期间,随着产业政策不断完善、行业“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及共享化)不断深入,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新的竞争格局。
2021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的开端,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落实伊始,国家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车消费成为主流、公共区域用车全面电动化、充电设施建设,将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水平和社会运行效率的提升。致同认为,基于政策的逐步落地与实施,市场或呈现以下趋势:
国内新能源汽车多场景、多价位布局逐渐清晰: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多场景、多价位产品布局,产品适应场景包括城际出行、营运共享、短途代步等;价格方面出现高、中、低端的价格分布;不同场景及不同价格可以满足不同新能源汽车电池细分市场的需求。
智能化发展迅速,将成为整车的主战场:汽车“新四化”已成为行业共识,电动化和智能化发展相辅相成。2021年10月乘用车新四化指数为67.9,其中电动化指数为18.5;智能化指数为51.8;网联化指数为37.1。
互联网科技巨头大力布局智能网联领域,融合、赋能、升级成趋势:华为志在成为“智能网联汽车增量部件供应商”;百度不仅在自动驾驶方面与威马汽车展开深度合作,更联手吉利成立集度汽车有限公司,拟打造全新的汽车品牌集度;截至目前,小米的汽车产业链已初现雏形。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为汽车电动机动力来源。致同认为,围绕着汽车行业的动力电池的重要性,以下趋势值得关注:
新能源汽车主机厂向上游动力电池领域延伸:动力电池系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不仅成本上占据整车近40%的生产成本,同时动力电池供应的质量及稳定性直接影响了新能源汽车质量及产量的稳定。
动力电池市场行业集中度高的现象仍将持续,寡头格局也将存在:自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以来,动力电池行业集中度较高并逐渐提升。未来,随着动力电池市场进一步扩大,领先企业固定成本被摊薄,原材料方面将获得更低的供货价格,企业的规模效应将更加显著。同时头部动力电池企业开始与强势主机厂深度绑定,将前期打拼下的市场份额提前锁定。此外,优势企业较为充足的现金流和较强的投资吸引能力使其能有更多资金投入到产品研发上,持续保持产品的先进性,不断拉大与尾部企业的差距。
换电站受重视,基础设施更加完善:2020年换电站建设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4月,首个国家标准《电动车换电安全要求》发布,2021年11月起实施。2021年下半年,工信部与能源局开展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受行业相关政策驱动,换电站的建设数量有望快速增长,或成充电基础设施重要补充。
在中国汽车行业面临新能源革命之际,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及产业链各环均面临着各自的挑战。传统车企向新能源车企转变的过程中,需要完善原有管理机制,实现产、供、销等各个环节的有机配合。与此同时,由于研发及基建投入巨大,造车新势力将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而且运营时间相对较短,应对风险、政策解读能力相对有限,更容易暴露在风险中而拖累发展。除此之外,产业链各环也需主动求变革新以应对车企竞争的快速更新迭代。
中长期来看,补贴政策将会处于不断退坡直至退出的趋势,对新能源厂商来说,产品与用户需求将成为新能源市场的主要驱动因素,如何从融资并购、战术战略、组织架构、税务安排、合规管理等一系列角度做好迎接挑战并成就企业辉煌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需要面对的课题。
公开资料显示,致同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咨询服务,包括但不限于:管理咨询,业务流程解决方案,风险管理服务,信息科技咨询,法证、调查和争端解决服务,重整与重组服务,金融咨询,融资与并购财务顾问服务,交易支持服务等,帮助企业实现发展目标。从实现财务增长到把控风险管理;从发现机遇到优化运营并充分挖掘员工潜能,致同专家为企业转换价值、保护价值、创造价值,助其应对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